logo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靖州杨梅

靖州杨梅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靖州杨梅 信息汇总编号 SINOGI02505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地理标志商标 11892896
农产品地理标志 AGI00570
原产地域

靖州县坳上、甘棠、大堡子、三秋、艮山口、飞山、铺口、藕团、平茶、新厂、横江桥、江东、寨牙、文溪、渠阳等16个乡镇(管委会)52个村。

品质特征

果实较大,果实肉质多,果核小,果实球形,果顶有放射状沟,直达果实中部,肉柱园钝,有油浸似光泽,其色由红转乌,味甜酸可口。色艳、肉厚多汁、品质优秀。

成熟/上市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地标特产星级
星级
地标特产综合指数

品质特征: 0.00

声誉影响: 0.00

保护管理: 0.00

市场发展: 0.00

区域价值: 0.00

地标特产综合指数专区

大众喜爱指数

85
地标特产类型 GI
备注

靖州杨梅


清嘉庆十一年(1806)2月,本县坳上乡木洞村农民周道宏在本村上冲界用品质优良的野生杨梅枝条作接穗,劈接在当地的野生杨梅幼树上,育成个大色鲜、肉厚多汁、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的木洞杨梅。光绪三十四年(1908)《靖州乡土志》称木洞杨梅为:“结实大如酒杯,红深转乌色,五月熟,味甚佳,多甘而不酸”。年产1000石。并刊载七绝诗篇赞曰:“木洞杨梅尤擅名,申园梨栗亦争鸣。百钱且得论摊买,恨不移根植上京”。新中国成立后,县农业部门组织专职技术人员对木洞杨梅进行考察和繁殖、栽培、加工等综合性试验研究,改变了“木洞杨梅只产木洞”的状况,促其大发展。产地扩大到全县,由50年代(1958年)410亩总产8.8万公斤到80年代(1988年)3100亩总产30万公斤。70年代还用飞机运送北京,80年代起将部分鲜果加工成杨梅蜜饯、杨梅酒、杨梅罐头,1988年上述产品参加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分别获银牌奖、铜牌奖和名优特新奖。随着杨梅在我县的广泛栽培,逐渐改名为靖州杨梅。

靖州杨梅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信息平台开启

靖州杨梅动态信息共享平台

平台账号:SINOGI02505

平台管理 推荐

平台专家 推荐

地标特产号:

推荐管家

我自荐/推荐地理标志特产资讯管家/平台台长,以下地标特产信息共享平台资讯为其所专注专长,协同管理,为地理标志特产资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

推荐专家

我自荐/推荐地理标志特产资讯专家,以下地标特产信息共享平台资讯为其所专注专长,协同管理,为地理标志特产资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

请交流共享地理标志特产动态信息,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