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平黄山羊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罗平黄山羊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4765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1575 | |
原产地域 | 罗平黄山羊产地位于云南省罗平县境内。 |
||
品质特征 | 体形:罗平黄山羊体型体形较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近似于桶状,后肢略高于前肢,身体灵活而敏捷。毛色:体躯被毛80%以上为浅黄色,头顶、鼻梁两侧、背线、腹线、尾尖、四肢下部为黑色。头:头中等大小,额宽平,眼大有神,鼻梁平直,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向上外倾,角粗呈倒八字微向外旋。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罗平黄山羊是在罗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由自然选育和人为选育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优良肉用品种,有体型较大、繁殖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善攀爬、喜登高、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罗平黄山羊品种来源无据可查,但是翻阅罗平周志可看到,据康熙二十四(公元1685)年《罗平周志(卷之二)》赋役志物产毛部“牛、羊、鹿、虎……”,整个牲畜的物产记载中“羊”排列在第二位,这说明我县历史上羊的数量已经很多。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区域,除汉族外,彝族为较多的少数民族,彝家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时都要杀牛宰羊进行祭祀活动。通过代代相传和民族混居的相互交流,“火把节”已经成为我县全民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吃牛羊肉都成一个传统,因此,在我县养羊较多的地方也就是彝家人居住较多的地方,其养羊的历史十分悠久。1992年曲靖地区行署畜牧局组织开展的曲靖地区种畜资源普查发现该品种,数量已上万只,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优良的生产性能,属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和开发意义,并取名为“长底山羊”,集中分布于我县的九龙、长底、钟山、鲁布革、大水井等乡镇。该地区属湿热河谷地区,河谷幽深,山势险峻,悬崖峭壁多,是野山羊出没的地方,由于其多栖息和出没在悬崖峭壁上,也称为岩羊,其体型外貌、生活习性都跟家养黄山羊很相似,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吸引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1997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罗平县畜牧局牵头,在我县的旧屋基彝族乡开展科学养羊综合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97年动物遗传育种专家盛志廉和连林生两教授视察后,因鲁布革电站及其库区一带分布数量多、体型好,建议改为“鲁布革山羊”,1999年建立保种选育场。2008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县黄山羊的知名度,早日唱响我县黄山羊品牌,才将“鲁布革山羊”更名为“罗平黄山羊”,2009年7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鉴定及评审,2010年1月15日农业部发布公告,罗平黄山羊成功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罗平黄山羊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