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龙牦牛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九龙牦牛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4758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1566 | |
原产地域 | 县全县18个乡镇,其中汤古乡、呷尔镇、斜卡乡、洪坝乡、湾坝乡、三岩龙乡为九龙牦牛主产区,上团乡、八窝龙乡、乃渠乡、乌拉溪乡、魁多乡、烟袋乡、子耳乡、踏卡乡、朵洛乡、三垭乡、俄尔乡、小金乡为九龙牦牛辐射区。 |
||
品质特征 | 九龙牦牛肉因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含量较高、故肉色比黄牛肉及猪肉更红,大理石纹少而细,熟肉鲜美可口、肉汤香味浓、肉质细嫩,比黄牛肉更加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牛肉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和胆固醇总量都较普通牛肉高。另外九龙牦牛肌肉中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如磷、钙、铁、锌、铜、锰和镁等。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九龙牦牛饲养业历史上曾为发达,早见于《史记》、《汉书》等史书。公元1~2世纪的“牦牛国”包含今天的九龙牦牛饲牧区。《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说:“巴蜀亦沃野……西近邛笮,笮马、旄牛。”《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亦有记述,目前,洪坝、湾坝等地未曾利用的高山草场上所残留的许多“牛棚”遗迹,亦足以证明九龙牦牛饲牧业的历史规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展的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长期处于深闺中的九龙牦牛才被蔡立等老一牦牛专家发掘出来,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九龙牦牛,纳入《中国牛品种志》、《四川省畜禽品种志》,同时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核心区为我县洪坝乡、湾坝乡、斜卡乡。我县的九龙牦牛良种繁育场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资源保种场。九龙牦牛在全县18个乡(镇)均有分布,中心产区在湾坝、洪坝、斜卡、汤古、乃渠、呷尔、三岩龙7个乡(镇),共有牦牛31960头,占全县牦牛总数的80.66%。九龙牦牛是在九龙县特定的自然经济、地形地貌,以及高山草场丰盛的水草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来源,体形外貌较为一致,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的“谷地型”纯系牦牛。九龙牦牛以高大的体形,丰厚的绒毛,良好的肉质和肉用性能而驰名中外,成年公牛体重397~524kg,母牛体重235~327kg,4.5岁阉牛屠宰率56%,净肉率45%,胴体产肉率81%,眼肌面积65平方厘米,骨肉比1:4.28。九龙牦牛可骑可驮可耕地。是当地人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纯天然放牧肥育的“绿色食品”,属肉、乳、毛兼用品种。
九龙牦牛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