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塘莲藕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覃塘莲藕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4744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地理标志商标 | 28789274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1550 | ||
原产地域 | 广西覃塘区覃塘镇、东龙镇、三里镇等十个乡镇。 |
||
品质特征 | 藕皮虾肉色,藕身粗短、略扁圆,剖面肉厚、色泽透亮、藕丝少、鲜藕甜香、煮食粉而无渣、汤色红亮、浓香。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莲藕在覃塘种植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松柏山下的覃塘镇六燕屯,其生产的大红莲藕是典型代表,以味道清香、口感粉酥而名扬区内外,可谓“藕中之王古岭南有一民谚:“陆川猪,北流鱼,贵县莲藕,高州蕃薯”,可见覃塘莲藕作为地方美食已流芳千年。覃塘区是原贵县升格为地级贵港市后,于1996年成立的县级行政新区,管辖覃塘镇、三里镇、东龙镇、蒙公乡、樟木乡、山北乡、黄练镇、五里镇、大岭乡、石卡镇10个乡镇。1990版县级《贵港市志》第404页记载:解放后,50年代县内以种塘藕为主,田藕少许。60和70年代,因水利条件较好,田藕发展较快。80年代以后,农民在承包地种田藕,年种植面积约1万亩,主产地为覃塘,年种植面积二三千亩。其次是附城、大圩、根竹、三里、东龙、蒙公等乡镇。据此,当时的“贵县藕”即现在的“覃塘藕”。宋代陆游旅居贵港浔州时,吟有覃塘莲藕的绝句,诗云:“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谢红妆青盖时。清代光绪年间的《贵县志》物产篇里详记了覃塘莲藕分红花、白花二个品种,白花品种高产质优。在物景篇里贵县八景之一“莲塘夜雨”描述了碧荷万顷的景色。民国《贵县志》记载:民国期间贵县已有相当规模的藕粉制造业,藕粉畅销粤港澳地区。外在感观特征植株高大,高达1.8~2.2米。叶片圆形,直径70~85厘米,浓灰绿色。叶柄粗,有硬刺。花白色,花瓣末端粉红色。藕皮虾肉色,藕身粗短、略扁圆,有一纵沟,母藕长80~120厘米,5~8节,节间长10~20厘米,剖面肉厚、色泽透亮、藕丝少、鲜藕甜香。内在品质每100克含粗蛋白质2.57克,淀粉10.6克,可溶性糖2.88克,粗纤维0.3克。煮食粉而无渣、汤色红亮、浓香(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覃塘莲藕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