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偃师银条

偃师银条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偃师银条 信息汇总编号 SINOGI00466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地理标志商标 4882794
地理标志产品 2005年第62号
农产品地理标志 AGI00568
原产地域

偃师市城关、首阳山、山化、岳滩、顾县、佃庄、翟镇等七个乡镇。

品质特征

偃师银条又名银苗菜、银根菜,为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圆状、细长、致密,长度大约30多厘米,竹筷粗细,脆嫩多汁,肉质洁白,酷似白银,所以被叫做银条。还有多种糖类、酚类、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矿物质等,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疗效。

成熟/上市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地标特产星级
星级
地标特产综合指数

品质特征: 0.00

声誉影响: 0.00

保护管理: 0.00

市场发展: 0.00

区域价值: 0.00

地标特产综合指数专区

大众喜爱指数

85
地标特产类型 GI
备注

偃师银条


说起来银条,一些人会觉得陌生。银条又名尹条、银苗菜、银根菜、地灵,为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圆状、细长、致密,长度大约30多厘米,竹筷粗细,脆嫩多汁,肉质洁白,酷似白银。《中国蔬菜品种志》中记载,银条是食用、药用兼备的名特蔬菜品种,人们说“白菜九畦难抵尹条一席”,便是指它的昂贵了。民间也成银条为听话菜,即:放糖能甜,放盐能咸,想辣能辣,想酸能酸。银条盛产于伊洛河两岸,分布范围遍布偃师市辖区,尤以偃师市城关、山化和首阳山等镇的银条质量最好。据测定,偃师银条每百克含蛋白质50-70克,脂肪0.3-0.5克,碳水化合物20-30%,还有多种糖类、酚类、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矿物质等,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效果。银条中还富含丰富的水苏糖,该糖是一种最优越的可以显著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有保养肠道,健康养生的神奇作用。银条在夏代已有种植,原说是“尹条”,由在商都偃师任宰相的伊尹的名字而来。据说,当年商朝宰相伊尹辅佐商汤时,“庖厨”出身的伊尹,在“帝喾”庙南的寺庄发现了一种草茎,以生烹熟,以熟着味,居然烹成绝代美味菜肴,为帮助商汤战胜夏桀,伊尹拿出厨师的看家本领,三次潜入夏都(今偃师市二里头村),为当时的夏王桀制作美味佳肴,哄得夏桀用银条下酒,荒于国事,不理朝政,商汤才有机会与伊尹里应外合,一举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商汤灭夏后在亳(即今偃师)召集了千名古稀老人,举办了千叟宴,诸老在品尝过银条后都赞不绝口,于是民间便有了:“千叟宴上比来头,敢有银条夸海口,前朝多少宾客宴,它是压桌第一口。”这首诗.自伊尹将一根茎蔬菜烹为天下美肴后,银条菜便自成上乘,身价倍增。伊尹为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便将银条的种植方法和烹制法子教给了大家。后来,西亳古城周围的老百姓种植此菜,换回了白花花的银子。据《偃师县志》记载银条作为历代宫廷贡品,寺庄一带银条最为上乘。唐开元年间,家居偃师缑氏陈河的玄奘,将其作为贡品献给李世民,李世民原以为这是高僧玄奘从西域带回来的,后来听说是高僧老家的特产,品尝后大悦“御弟与奇菜均为天下之奇,偃师真乃人杰地灵呀!”因此,“地灵”就成了银条的别名。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主席曾先后到偃师市东寺庄村视察农耕,品尝到银条后,周总理高兴的赞道:“银条真是好吃呦”。而刘少奇主席更是幽默地称道:“世上除了金条便是银条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偃师人已经将银条做成罐头,远销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商欢迎。2010年,偃师银条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们有理由相信银条会为当地百姓带来如银条般的滚滚财源!?

偃师银条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信息平台开启

偃师银条动态信息共享平台

平台账号:SINOGI00466

平台管理 推荐

平台专家 推荐

地标特产号:

推荐管家

我自荐/推荐地理标志特产资讯管家/平台台长,以下地标特产信息共享平台资讯为其所专注专长,协同管理,为地理标志特产资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

推荐专家

我自荐/推荐地理标志特产资讯专家,以下地标特产信息共享平台资讯为其所专注专长,协同管理,为地理标志特产资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

请交流共享地理标志特产动态信息,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