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远鳌花鱼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抚远鳌花鱼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3183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0880 | |
原产地域 | 抚远县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 |
||
品质特征 | 抚远鳌花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鳌花,学名鳜鱼,民间也称桂花鱼,此种鱼虽产量不多,但分布甚广,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各河流、湖泊水域中都有出产,独以松花江出产的鳌花鱼最佳。鳌花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刚从鱼卵中孵出的鱼苗就能以其它的鱼苗为食,成鱼捕食的对象主要是些经济价值不太大的小型鱼类,鳌花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绿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或斑点。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常常栖息于缓流并有水草丛生的沿岸水域的下层,有时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悄悄游近,瞅准时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黑龙江省的鳌花鱼一般长到3年,体长达到25厘米时即性成熟,繁殖期在6月份,产卵期间在稳缓水流中可看到雄鱼追逐着雌鱼。雌鱼将卵产在水中,雄鱼也随着排出精子,精子卵子在水中相遇而受精,当水温在23℃-25℃时,只需50多个小时,小鱼即可破膜而出。一尾雌鱼小的可怀卵6-8万粒,大的可怀卵达20多万粒。清蒸鳌花鱼是黑龙江省传统风味名菜,以鱼肉鲜嫩、汤汁清美而闻名。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目前,我县已建成4个散养式鱼类养殖基地,主要包括大力加湖、乌龙湖、芦清河、双胜四个养殖基地。鳌花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k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大于19%,脂肪大于80%,热量78-109千卡,含钙大于120mg,含磷1070-1430mg,含铁0.07-5.6mg,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鳌花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吃鳌花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鳌花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鳌花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鳌花学名鳜鱼,是我国特产,与兴凯湖大白鱼、黄河鲤鱼、淞江四鳃鲈鱼一起被誉为全国四大淡水名鱼,但黑龙江鳜鱼因水质清澈甘冽,无污染,且冬季漫长,生长较为缓慢,肉质细白鲜嫩,味美适口,红焖、清炖、煎炸均清香爽口,尤以“松籽鳜鱼”驰誉省内外,与鳊花、鲫花合称为“三花”,为渔民招待上宾之稀有鱼类。
抚远鳌花鱼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