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巫溪洋鱼

巫溪洋鱼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巫溪洋鱼 信息汇总编号 SINOGI02638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农产品地理标志 AGI00731
原产地域

巫溪县城厢镇、凤凰镇、菱角乡等全县30个乡镇自然河流及养殖场。

品质特征

体形修长,鳞细,头部副蝶骨呈宝剑型,鱼体颜色整体偏黄,侧线鳞以下呈灰白色,尾鳍上下缘和臀鳍后缘浅红色,胸、腹鳍边缘金黄色;鱼肉细嫩、密实、口感爽滑,汤汁鲜香,品味上乘。

成熟/上市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地标特产星级
星级
地标特产综合指数

品质特征: 0.00

声誉影响: 0.00

保护管理: 0.00

市场发展: 0.00

区域价值: 0.00

地标特产综合指数专区

大众喜爱指数

85
地标特产类型 GI
备注

巫溪洋鱼


巫溪,系大溪文化区域,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生息繁衍。远在唐虞,即以"巫"称。南北朝置始宁郡,巴蜀多战乱,许多地方人烟几绝。然巫盐一溪之地及其附近山区,地方富庶,人口稠密。后废郡入大昌县。元朝裁县立大宁州,明洪武九年(1376)废州立县,清康熙六年并入奉节,雍正七年(1729)复设大宁县。民国三年,因古巫溪水改大宁县为巫溪县。古巫溪水即现大宁河,河中生长一种体被细鳞、腹部肛门附近被大鳞片的鱼类,人们因河名早为巫溪水而把该种鱼称为巫溪洋鱼,清光绪十一年《大宁县志》地理物产篇第二四页亦有记载。在1985年巫溪农业区划中,也有相应描述:我县捕捞的溪河渔类主要对象为:巫溪洋鱼、白甲、青波等,巫溪洋鱼肉质细嫩密实,鱼头中有一块形似宝剑的头骨,相传是杨贵妃当年驾着仙鹤巡游至风景秀丽的大宁河畔,见成群的巫溪洋鱼嬉戏于激流险滩,甚是好奇,驻足观赏间不忱把将随身佩带的绣花宝剑掉入水中,鱼以为是仙女赠与的仙丹,遂吞食入口中,最后化为一柄宝剑藏于头中,故又名“贵妃剑鱼”。巫溪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条件和典型的卡斯特地质结构,形成了巫溪洋鱼独特的典型特征表现:体延长,瘦削。身体侧线鳞至腹部呈灰白色或淡黄色、且颜色较纯正,鱼体背、侧面整体颜色偏黄,尾鳍上下缘和臀鳍后缘红色,胸、腹鳍边缘金黄色。鱼肉细嫩、密实、无土腥味,口感爽滑,鱼汤鲜香。

巫溪洋鱼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信息平台开启

巫溪洋鱼动态信息共享平台

平台账号:SINOGI02638

平台管理 推荐

平台专家 推荐

地标特产号:

推荐管家

我自荐/推荐地理标志特产资讯管家/平台台长,以下地标特产信息共享平台资讯为其所专注专长,协同管理,为地理标志特产资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

推荐专家

我自荐/推荐地理标志特产资讯专家,以下地标特产信息共享平台资讯为其所专注专长,协同管理,为地理标志特产资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

请交流共享地理标志特产动态信息,让天下没有难懂难买的地标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