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黑木耳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尚志黑木耳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2576 |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地理标志商标 | 13732064 | |
| 地理标志产品 | 2025年第640号公告 |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0657 | ||
| 原产地域 | 黑龙江省尚志市现辖行政区域。 |
||
| 品质特征 | 耳片胶质厚,富弹性、半透明,耳片背面略呈灰黑色,水发性好,朵大适度、均匀,耳瓣舒展少卷曲。 |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 地标特产星级 |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 备注 | 尚志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第640号公告代替原质检总局2014年第129号公告中“六、尚志黑木耳”及“附件6.尚志黑木耳质量技术要求”。 |
||

尚志市境内群山连绵,森林茂密,河流纵横,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春季繁花似绵,夏季苍山滴翠,秋季霜叶似火,冬季银装素裹;国际公认的森林、冰雪、海洋三大旅游资源,尚志占有两项,主要旅游景区有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帽儿山风景区、八里湾山庄、一面坡国家级森林公园、石嘴山公园、乌吉密雪场、哈尔滨苇河森林山庄、万佛山景区。此外,尚志人文景观也较为丰富,这里是抗日英雄赵尚志、赵一曼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地方,也是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的文学故地。依托历史文化兴建的景区有东北抗日纪念林、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文化碑林、无极宫遗址等。据史料记载,我国食用菌的食用和药用可追溯到隋唐年间。尚志黑木耳的栽培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农业以粮为纲,黑木耳人工种植只在个别人民公社有计划地种植和上山采集野生菌,其产品大都由国家统购统销。当时木耳定为二类产品,国家统购,用于纺织工保健;或由当地供销社组织收购,用于外贸出口或特供。应该说这时期食用菌发展以计划为主,规模不大。尚志黑木耳的真正兴起,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特别是在1984年前后,广大山区农民把黑木耳生产作为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被一些地方列入增收增效的优势产业,予以支持和推广。随着产区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尚志黑木耳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多,尚志多种经营的发展在全省也越来越有名。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杨易臣同志(后任最高人民检查院检查长),专门到尚志检查指导工作,对以黑木耳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予以充分肯定,并于1985年在苇河镇召开了全省多种经营现场会议,全面推进了尚志黑木耳的发展经验。199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到尚志考察调研,在尚志活动两天,深入3个乡镇,对尚志发展黑木耳、浆果等高效农业经济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农民进行了亲切交谈。领导的关怀和期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尚志黑木耳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生产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省及哈市领导经常来尚志检查指导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外省市有关领导也时常来尚志参观,纷纷效仿,对省内外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尚志黑木耳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