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口咸蟹子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羊口咸蟹子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1993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0495 | |
原产地域 | 山东省寿光市羊口镇现辖行政区域。 |
||
品质特征 | 羊口咸蟹子表面光洁,蟹体表清洁,无附着物,甲壳光亮,头胸甲坚硬,呈梭形,背面呈褐青色,腹面亮白色,螯足发达,长节呈棱柱体,内具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腹部扁平,腹脐呈圆形(即全部为雌蟹)。腌制好的羊口咸蟹子体表比活体更加光亮,整体感强,带有浓浓的海鲜味,咸香别致。羊口咸蟹子营养丰富,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三疣梭子蟹固有的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味道咸香别致,鲜美自然,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富含维生素A、E、B1、B2、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肉和内脏在医药上有清热、散血、滋阴的作用,也用于治疗漆疮、湿热和产后血闭。蟹壳有清热解毒、消瘀止痛作用,也用于治疗无名肿痛、冻疮和跌打损伤。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羊口咸蟹子原料为优质三疣梭子蟹,经过特殊的腌制加工后成为咸而不咸,风味独特的美食。三疣梭子蟹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三疣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羊口咸蟹子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抢蟹’。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
羊口咸蟹子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