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桦川大米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桦川大米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1611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地理标志商标 | 7016682 | |
地理标志产品 | 2015年第162号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0769 | ||
原产地域 | 黑龙江省桦川县现辖行政区域。 |
||
品质特征 | 米粒饱满、晶莹半透明,垩白粒率低、垩白度小。蒸煮时米饭有清香饭味,米饭表面有油光,口感绵软略粘,食味略甜。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1921年(民国10年)英格吐河、哈达密河、苏要河沿岸及火龙沟小河周围农民试种水稻成功。1935年,耕种135000亩。1948年,桦川县内朝鲜移民渐多,聚居在星火乡一带,以种植水稻为主业。1949年种植9405亩,亩产392斤。1964年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星火、悦来、新城三大灌区,都以水稻为主要作物。星火朝鲜族乡为全县水稻生产的典范,该乡原全国人大代表、共产党员李在根,多年致力于水稻研究,在水稻防病早熟和新品种培育上成绩突出,所种水稻亩产超千斤。县内水稻品种空育131等,均属优良品种。桦川县的粮油加工历史较长。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便有油坊、磨坊各1家。1918年县商会调查:全县有油坊8家,面粉厂17家。1931年全县粮油加工企业达40多家,较大的有德祥火磨、东盛恒火磨、同瑞昌火磨等。特别是解放后,县政府注重粮油工业的发展,到1948年全县粮油企业达12家,并且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有很大发展。近几年,桦川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本地稻米种植的优势,击响了“壮大稻米产业、打造大米品牌”的战鼓。在桦川县优越的招商引资条件下,全国各地客商纷纷直接在桦川投资建厂。几年间,桦川县稻米加工企业增加到127家。拥有华康米业、三绿源米业、付士米业等年加工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米业企业30余家。全县正在运行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米生产线180条。桦川县顺势整合大米加工企业,建立了拥有“桦川大米”产地证明商标的米业协会,打造严格的“桦川大米”生产流程标准。实现了从种植到生产流程各个关键环节的统一。完善了桦川大米“企业+基地+农户”的封闭运行体制,增加了桦川大米品质保障。米业协会同时有序组织各企业发挥优势,分工负责组织生产?“绿色米”、“有机米”、“富硒米”、“?糯米”、“黑米”等特色子品种桦川大米,分别形成拳头产品。
桦川大米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