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城大蒜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基本信息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 | 阿城大蒜 | 信息汇总编号 | SINOGI01023 |
---|---|---|---|
注册登记保护情况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AGI00041 | |
原产地域 | 黑龙江省阿城区阿什河街南城村、白城村、东环村,双丰镇双兰村。 |
||
品质特征 | 阿城大蒜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紫皮蒜鳞茎外皮紫色,大瓣种,瓣少而个体肥大。蒜瓣围绕蒜苔座生在茎盘上,茎盘下面连带干枯须根,包裹整个蒜头的蒜皮为紫色,是由叶鞘基部膨大形成的;白皮蒜鳞茎外皮白色,小瓣种。紫皮蒜蒜汁稠粘,蒜味辛辣,品质好,宜久存。紫皮蒜所产蒜苔也是蔬菜中的佳品。阿城大蒜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很高。大蒜中含有抗坏血酸、尼克酸、硫胺素等营养物质及人体所需要的钠、磷、钙、铁等矿质元素,阿城大蒜含的大蒜素具有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去积和预防疾病的作用。阿城大蒜对预防心脏病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亦有良好效果。 |
||
成熟/上市时间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
||
地标特产星级 | |||
地标特产类型 | GI | ||
备注 |
在黑龙江民间有句话流传:“呼兰的大葱、阿城的蒜、双城的“菇娘”不用看!”阿城区大蒜生产早在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帝国,定都今阿什河畔白城村,史称“金上京会宁府”,历经4帝38年,种植的作物品种中就以大蒜为主,至今有900年的历史。民国3年(1914年),阿城大蒜种植面积就达1300亩。阿城大蒜,浸满了厚重的金代文化。尤其是金上京遗址中种植的大蒜,更是充满了历史的传奇。且不说人们流传的阿城大蒜可以当杀菌药用,也不说当年金太祖每天都要吃几头紫皮大蒜,更不说当年一百姓进贡一麻袋大蒜换回来一麻袋金子。只是在皇城遗址里边种植大蒜,就足以加重阿城蒜的历史文化氛围。1996年阿城被中国特产协会命名为“中国北方大蒜之乡”
阿城大蒜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 企业 | 信息平台开启 |
---|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版权所有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地理标志特产保护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446号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