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黄岩蜜桔

黄岩蜜桔 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黄岩蜜桔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果品规格和质量等级、标志使用规定等要求。本规范文本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后即为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各相关方必须遵照执行。

  1地域范围
  黄岩蜜桔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4′13″-- 121°19′46″,北纬28°31′43″-- 28°42′08″。包括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新前街道、澄江街道、高桥街道、江口街道、富山乡、茅畲乡、北洋镇、头陀镇、屿头乡、宁溪镇、上郑乡、平田乡、上垟乡、院桥镇、沙埠镇,共计19个乡镇(街道),487个行政村。现有种植面积4250公顷,年产量6.5万吨,保护区域面积10000公顷。
  2独特自然生态环境
  (1)地形地貌
  黄岩区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七山一水两分田。区内地势西高东低,西北有括苍山,西南有雁荡山,两山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低,东南部为海积平原,海拔2~4米。平原之内,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系“温黄平原”的一部分。
  (2)气候特征
  黄岩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17.5℃,1月平均温度≥4.0℃,极端低温≥-7.0℃。年平均降雨量1676(1500~1800)毫米,无霜期260多天,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大于或等于10℃年有效积温(5300~5500)℃,非常适合柑橘的生产。
  (3)土壤特点
  土壤pH值6~7,含盐量<0.1%,有机质含量≥1.5%,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厘米以上的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等土壤,均宜种植。
  (4)水文情况
  黄岩区属温黄平原,境内主要有永宁江水系和金清水系,全区地貌结构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山区水资源丰富,已建成水库26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长潭水库),中型水库2座(秀岭水库和佛岭水库),小(1)型水库9座,小(2)型水库14座,总有效库容77376万立方米,可供农业灌溉库容为24624万立方米,水库灌溉水质均为Ⅰ~Ⅱ类,常年水源充足。
  3特定生产方式
  3.1产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保水保肥强,土壤肥沃,中性、微酸性的园地种植。
  3.2品种选择:本地早、宫川、由良、红美人等品种。
  3.3生产管理:黄岩蜜桔按照特定的生产和技术要求,对苗木质量、栽培技术、果品规格、质量等级、理化指标、安全指标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
  3.3.1苗木质量
  选择构头橙或枳壳作为砧木,选取品质优良、丰产性能好、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母本树上生长发育充实的春、夏、秋梢为接穗,苗木质量按表1规格出圃。

表1 苗木规格

级别 苗高(cm) 苗粗(cm) 分枝数(条)  骨干根长度(cm) 根系
侧根数量(条) 须根
一级 ≥45 ≥0.8 ≥3 ≥15 ≥3 发达
二级 ≥35 ≥0.6 ≥2 ≥15 ≥2 较发达
  注:苗粗指嫁接口以上3厘米处的主干直径。分枝数指苗高25厘米以上的分枝数量。

  3.3.2栽培技术
  (1)定植
  定植时间一般为春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植为10月上中旬。定植行距一般为3米~4米,株距为3.5米~4.5米,亩栽45株~55株。
  (2)整形修剪
  通常采用自然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修剪以解决通风透光和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为原则。运用抹芽、摘心、拉枝、短截、回缩、疏枝等修剪方法,使树冠枝梢稀密适度、分布有序,形成丰产稳产的良好树冠结构。
  (3)土肥水管理
  幼龄橘园种植提倡种植夏季绿肥和冬季绿肥。如橘园种植间作物,秸秆应还园。8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深翻扩穴,改良土壤。
  幼龄树施肥在2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3:0.5左右,促发春、夏、秋三次梢,使之迅速形成树冠。结果树,一般年施肥3次。春肥在春梢萌发前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的30%~40%。基肥在11月中下旬采果后施入,施肥量占50%~60%。壮果肥在果实膨大期施入施肥量占10%~20%。,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6~0.9):(0.8~1.1)左右,花期和幼果期应进行硼、锌、钼等微量元素的根外追肥。
  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做好树盘覆盖、适时灌水,果实成熟期应开深沟排水,保持土壤适当干燥,有利于增加果实糖度。
  (4)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农业防治措施: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合理修剪,创造有利于柑橘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物理防治措施:每30亩挂杀虫灯1盏,诱杀蛾类、金龟子等害虫;人工捕杀天牛类成虫及幼虫。
  生物防治: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等杀虫剂防治鳞翅目害虫,保护和利用捕食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科学合理用药: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松脂合剂进行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基数。着重防治疮痂病、炭疽病、红蜘蛛、介壳虫、潜叶蛾、木虱、桔蚜、吸果夜蛾等病虫害。做到适期喷药,科学合理用药。农药使用准则按照NY/T 5015执行。
  3.3.3果实采收技术:
  柑橘果实应充分成熟后采收。本地早蜜橘采收时间为11月中下旬;宫川温州蜜柑采收时间为10月下旬,设施栽培完熟采收可延迟到12月中旬采收。
  采收天气应选择晴天进行,采收人员应剪好指甲,使用圆头剪,采用“一果二剪”法;采果时和转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果皮擦伤。
  4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
  (1)感官品质特征:
  本地早蜜桔:果形娇小,扁圆端正,色泽橙黄,皮薄易剥,肉质细嫩,化渣多汁,酸甜适口,香味独特。红美人蜜桔:果形呈扁球形,平均果重200克,果皮浓橙色,果皮薄而柔软,剥皮较难;果肉橙色,柔软多汁,囊衣薄,有香气,有果冻样的食用感觉。宫川温州蜜柑: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120克,果肉橙黄色,质地柔软,甜酸适口,无核。
  (2)理化品质特征:可食率≥75%,维生素C≥2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1%,可滴定酸(以柠檬酸计)≥2g/kg。
  (3)质量安全规定:质量安全符合GB 2762 、GB 2763的有关规定要求。
  5标志使用规定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黄岩蜜桔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地域范围内生产经营的柑桔,并按照黄岩蜜桔生产控制技术规范种植的基地(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黄岩蜜桔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标志使用,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2018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