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瓜州蜜瓜

瓜州蜜瓜 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登记的瓜州蜜瓜地域范围、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生产技术要求、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产品包装标识等相关内容。

    1.地域范围: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介于北纬39°52′—41°53′,东经94°45′—97°00′之间。瓜州蜜瓜种植区包括瓜州县行政区域内的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河东乡、三道沟镇五个乡镇28个行政村。种植瓜州蜜瓜的果农有1.4万户,目前栽培面积3400公顷,年产量15万吨。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区域内主要土壤类型以灌淤土、潮土为主。近十余年瓜州县发展的高标准瓜州蜜瓜示范园多集中在砂壤和轻壤区域内极适宜蜜瓜的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3%,全氮0.062%,速效磷6.4PPM,速效钾255PPM,PH值7.5-8.5之间,土壤中没有任何农药残留和超标的重金属离子,所以生产的瓜州蜜瓜产品更符合GAP标准。

   (2)水资源状况:瓜州县境内有两条源于祁连山的河流。一条是疏河,在瓜州境内流程242公里,流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89亿立米;另一条是榆林河,流程118公里,流域面积549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55亿立米。此外还有露头泉水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面水年径流量4.44亿立米,可充分利用的3.7亿立米。地下水蕴藏量7.6亿立米,可开采量7570万立米。流域内水质洁净,

重金属元素低于无公害产地环境标准。

   (3)气候特点 瓜州县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总数达3260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73%,年辐射总量为152.79千卡/c㎡。年平均降水量45.7mm,年蒸发量高达3140.6mm。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无霜期142天。

   (4)人文历史因素

    瓜州县,古称“瓜州”,瓜州蜜瓜种植历史悠久。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瓜州由此立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西晋《广志》云:“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甘胜如蜜”。“雍正中徒鲁谷庆回族于瓜州皆种佳瓜入贡”。

     50年代以前,瓜州县瓜类种植面积较小。近年来瓜州蜜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品打入了越南、韩国、香港等市场。2004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及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蜜瓜之乡”称号,2006

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县名由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2009年蜜瓜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0万吨,总收入达到1.5亿元。目前,瓜州蜜瓜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的要求,生产手段完善,产业链条衔接紧密,在国内正逐步率先走向集团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

    3、 生产技术要求

    3.1产地选择:瓜州县地形平坦开阔,海拨1050-1300米,年降水量45.7mm,无霜期173天,耕地以沙壤和壤土为主,气候属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度,强度大,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10℃的积温3582.9℃,年平均气温8.8℃,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均日较差为16.1℃,有利于蜜瓜生产。

    3.2:品种选择 瓜州蜜瓜种植品种主要以金蜜8号、新蜜杂25号为主,以金蜜宝、宝丰蜜为搭配品种。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的确定,不断提升了瓜州蜜瓜的品质,确保了瓜州蜜瓜的品牌优势。

    3.3:生产过程管理:

    3.3.1 施肥播种:瓜州蜜瓜亩施优质农家肥5方,过磷酸钙80kg,硫酸钾20kg或复合肥20kg。塘宽3m,水沟宽0.6m,株距40-45cm,亩保苗850-1000株。

    3.3.2.田间管理

    3.3.2.1、放苗、定苗

    出苗后,应用小木棒在膜上挖一小洞进行通风降温,防止烧苗,当瓜苗出现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

    3.3..2.2、整枝顺蔓

    一条龙整枝法,植株6-7片叶时,将基部1-5节的子蔓留1叶摘心,第6节以后雌花的子蔓摘除,有雌花的子蔓花前留一叶摘心,留瓜节位一般在9-11节之间。压蔓一般在晴天下午进行,可采用土块明压。

    3.3.2.3、翻瓜、垫瓜。翻瓜和垫瓜同时进行,先将纸板用敌百虫液水浸沾一下,然后垫在瓜下面,防治地老虎为害,并翻动一次。当瓜上网纹后,每隔7天左右翻一次。

    3.3.3收获  一般在花后45-50天开始采收。

    3.4生产记录要求。如实记录生产投入品,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和销售情况。

    4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4.1外在感观特征:瓜州蜜瓜果实呈椭圆形、肉厚3.5厘米,单瓜重7公斤左右,含糖量12%。耐储运,产量高,商品率高。

    4.2安全要求

    瓜州蜜瓜地环境按照NY5081-2002(无公害食品,哈密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1177-2004《A级绿色食品蜜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生产的产品,经各级加工而成的蜜瓜制品按瓜州县蜜瓜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5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同一品种、果形、大小一致的为合格品。果形小、畸形或有机械损伤、病虫伤的不合格品另行处理。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的蜜瓜,必须包装销售。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前每个蜜瓜套袋,然后装入包装箱。上市蜜瓜在包装上印注标识,在包装内放置标识卡、说明书等,注明蜜瓜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等内容,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执行。

    5.1包装 销售的瓜州蜜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

    5.2标识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瓜州蜜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5.3其它  运输、贮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告 第1635号 2011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