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共享平台

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 地理标志保护发展与市场双风险 B-级

2020端午节地理标志粽子调研报告20200630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全国各地粽子特点各异,馅料繁多,一般是用竹叶或苇叶等把糯米包住,扎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煮熟而成。民间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
为了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正宗优质原产粽子,为了推动粽子特产产业保护与可持续健康发展,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调研课题组对全国地理标志粽子进行调研,提供参考资讯。

地理标志粽子是指已获得注册登记保护的具有地理标志原产地特征的粽子,这种粽子是粽子中的精品,可以说是特产中的特产、粽子中的粽子。
一、全国地理标志粽子概况
地理标志是保护地方特产的知识产权,是特产产地、品质和声誉的标志。我国地理标志注册登记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种类型。
目前,全国已获得注册登记地理标志保护的粽子有五个,分别是浙江省的嘉兴粽子、海南省的儋州粽子和定安粽子、广东省的肇庆裹蒸以及湖南省的汨罗粽子,见表1。

表1 全国已注册登记地理标志的粽子名单

1.粽子注册登记地理标志保护
粽子注册登记地理标志保护类型有两种: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嘉兴粽子、儋州粽子、肇庆裹蒸和汨罗粽子进行了地理标志产品注册登记保护,定安粽子、儋州粽子和汨罗粽子进行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登记保护,其中儋州粽子和汨罗粽子同时进行了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登记保护。
嘉兴粽子是最早进行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的粽子,其于2003年进行了“原产地标记”注册登记保护,原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第41号公告是原产地标记公告。在200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在原产地标记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基础上,完善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
2.地理标志粽子核准授权许可使用
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是运用地理标志制度保护与发展地方特产的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工作可以规范地理标志企业的生产销售行为,消费者可以参考核准授权许可的企业名录,辨别真伪,便于购买。
目前,全国注册登记地理标志保护的五个粽子中,都有核心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定安粽子、儋州粽子和肇庆裹蒸进行了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工作。详细汇总信息可浏览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网(WWW.SINOGI.CN)。
定安粽子:在2020年6月,核准授权许可了25家企业使用定安粽子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儋州粽子:原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授权许可了10个企业,今年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核准授权许可了1个企业,共计有11个企业使用儋州粽子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肇庆裹蒸:原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授权许可了12家企业使用肇庆裹蒸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嘉兴粽子:线上电商和线下市场上有许多企业销售嘉兴粽子,有五芳斋、真真老老等核心生产企业。嘉兴粽子注册登记类型是地理标志产品制度前的原产地标记,但还没有明确的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嘉兴粽子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名单。
汨罗粽子:线上电商和线下市场上有许多企业销售汨罗粽子。有屈之源等生产汨罗粽子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开展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工作。
3.地理标志粽子文化内涵
粽子是端午节文化的载体。吃地标粽子,享端午文化。
地理标志不仅是地方特产的产地、品质和声誉的标志,还是地方特产的文化载体,是发展地方特产和传播地方文化的有效工具。粽子是端午节的文化载体,承担着继承、传播端午文化的作用。汨罗粽子产地汨罗市是端午文化的源头,包粽已有2000余年历史,颇负盛名。嘉兴粽子知名度高,核心生产企业五芳斋和真真老老等也是中华老字号。
地理标志粽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经济价值比较大,发展空间广阔。
二、地理标志粽子市场双风险调研
1、地方特产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后,特产企业营商环境和消费者选择行为变化
地理标志制度将会给特产市场带来革命性变化,将会形成新的特产市场生态,特产企业将会依照地理标志规范生产和销售,消费者将会参照地理标志向导性信息选择特产。地理标志制度将会大大促进特产产业高质量发展。
(1)特产企业营商环境变化
我们也会看到,地方特产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后,特产生产企业面临的外部营商环境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需要相关利益方思考与关注。
A、地方特产没有注册登记地理标志,特产企业特别是特产核心企业在市场销售时一直使用“地方名+特产名”的产品名称;
B、地方特产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地理标志核准授权使用工作,特产企业一直在使用的产品名称与已经注册登记的地理标志名称相同;
C、地方特产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全部及时进行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工作,特产企业一直生产地理标志特产但没有参加核准授权使用地理标志工作。
如果地方特产没有注册登记地理标志,特产企业的“地方名+特产名称”的产品名称必须体现“产地真实性原则”;如果地方特产注册登记地理标志了,特产企业使用与地理标志名称相同的产品名称必须体现“产地真实性原则”和“原产地产品品质特征原则”。
在特产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后,如果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工作和信息公开工作不到位,特产核心品牌企业只能通过展示生产产地真实性和加大企业自有品牌宣传力度,来获得消费者认可,实现企业自我突破。
(2)消费者选择特产行为变化
消费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购买正宗优质原产的特产时,需要多加关注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特产。
如果地理标志特产已经开展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授权许可工作,消费者可以参考有关特产企业名录,辨别特产企业真伪;如果地理标志特产没有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授权许可工作,消费者只能通过特产企业的品牌宣传介绍信息,辨别特产企业真伪。 
2、地理标志市场双风险调研
经过调研,地理标志粽子市场双风险A级(绿色)的是定安粽子,B+级(浅黄色)的是儋州粽子和肇庆裹蒸,B-级(深黄色)的是嘉兴粽子和汨罗粽子,具体见表2。
3、特产核心品牌企业需要关注和包容
地理标志是标示特产产地、特产品质和特产声誉的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实质上是一种地方特产的保护制度。在地理标志制度产生之前,有的地方特产也许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有的特产企业也许已经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还有许多特产企业是中华老字号。不能因为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不完善而阻碍地方特产发展,不能因为地理标志工作不到位而剥夺产品品质符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要求的品质特征的特产企业使用与地理标志名称的权利。更何况任何保护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更不能“削足适履”。地理标志制度应该是为保护与发展地方特产服务的。 
在地理标志工作不完善的情况下,“包容性管理”非常重要。对一直在生产地理标志特产的核心品牌企业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包容,提供更多管理服务。核心品牌特产企业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大企业品牌宣传。
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要高举“三农优先”大旗,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为宗旨,打通企业和农户运用地理标志的障碍关节,发挥地理标志综合效应。

表2 2020端午节地理标志粽子基本状况调研表

三、未来粽子品牌竞争格局展望
地理标志制度的运用,将加快特产市场品牌格局变化,将会由单纯企业品牌竞争演变为企业品牌与地理标志品牌的混合竞争。地方政府将会以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为切入点,以地理标志协会为中介,参与到地理标志竞争中。
因此,未来粽子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将会是:
1、粽子企业与粽子企业的品牌竞争,体现企业实力竞争;
2、粽子地理标志的竞争、粽子地理标志与非地理标志的竞争,体现地理标志政府和协会助力竞争;
3、粽子企业品牌与粽子地理标志的竞争,体现政府和协会参与下地理标志与企业的混合竞争;
4、更多的粽子生产企业将会借助地理标志的品牌影响,进入电商市场,享受互联网+的红利。
5、消费者将会购买和享受到更加正宗、优质、原产的品牌化粽子。
四、建议与希望
1、加强粽子的地理标志注册登记保护
粽子是文化内涵丰富、大众喜爱、经济价值大的特产。具有地方特色和地理标志原产地特征的粽子众多,现在只注册登记了五个粽子,还有许多粽子没有进行地理标志注册登记保护。例如,海南省有三大名粽,与儋州粽子和定安粽子齐名的澄迈瑞溪粽还没有进行地理标志注册登记。
地理标志注册登记类型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如嘉兴粽子下一步要进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护方式。
希望更多的粽子进行地理标志注册登记。
2、加强粽子的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
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是运用地理标志制度、进行地理标志保护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地理标志注册登记后,必须要开展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工作。如果“注而不用、用而不畅”,那么地理标志注册登记就失去意义,不仅浪费地理标志资源,甚至会造成生产企业新的“误侵权”行为,恶化生产企业的“营商环境”,严重影响地方特产的保护与发展。
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工作涉及到的具体工作比较多,需要处理与相关工作衔接和协调,要理顺工作关系。如果同一产品存在多种注册登记类型,需要地方政府授权,理顺日常管理关系和工作程序等。
希望嘉兴粽子和汨罗粽子能够加强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工作,加快信息公开工作,有效规范市场,生产供应正宗优质原产粽子,不辜负消费者期待,续写名粽辉煌。(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