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二)蟹苗培育。 亲本主要从石臼湖水系亲本基地选择;大眼幼体由符合中华绒螯蟹育苗条件的长江入海口蟹苗繁育场生产;一龄蟹种由石臼湖水域或与其相通的水系的蟹种培育基地培育而成,规格为100只/kg至160只/kg。 (三)水质要求。 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其中pH值7.2至8.5,水溶氧量5mg/L以上,水温8℃至33℃,水深1.2m至2.5m,透明度不低于40cm。 (四)养殖技术。 1. 养殖周期:从苗种投放到商品蟹上市,在保护区范围内连续饲养时间不得低于220天。 2. 蟹种放养:每年3月底前放苗,规格为100至160只/kg的扣蟹,放养密度400至600只 /667m2(亩)。尽量放养同规格同批次苗种,一次放足,同时可套养适量的鳜鱼、青虾、黄白鲢等。 3. 饲养管理:清明节前适量投放同一水系的活螺丝,补种金鱼藻、轮叶黑藻等螃蟹喜食的水草,改善水体环境。在螃蟹生长期间,当天然饵料缺乏时,可适当投喂南瓜、玉米、小麦、甘薯、马铃薯、水草等植物性饵料及小杂鱼、螺蛳、河蚌等动物性饵料,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投入品和防病措施。 4. 捕捞:起捕时间为9月中旬至春节前后,以地笼捕捞为主,丝网、网簖、灯光诱捕为辅。上市的商品蟹规格雄蟹≥150克/只、雌蟹≥125克/只。 5.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鳃丝清晰、洁净。蟹体肥厚、活泼有力、反应敏捷。膏腴丰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稍带甜味。 2. 理化指标:雄蟹粗蛋白≥15.5%,粗脂肪≥8.8%;雌蟹粗蛋白≥17.8%,粗脂肪≥9.5%。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46号公告 201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