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地条件。 保护范围内的砖红壤土,土质疏松肥沃,土层厚度8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2.5%以上,土壤pH在4.5至6.5之间。 (二)栽培管理。 1.选种:在大田收获时选择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湿姜作种苗,用刀切成块,每块长15cm,带4至5个芽,以牛姜品种为主。 2.植期:最佳植期为3至9月份。 3.种植:种植采用牛犁开沟条植,按株、行距30×60cm开沟,沟深15 cm至20cm,亩定植1600株至1800株。种植时,每亩沟施有机肥1000kg,混合过磷酸钙75kg。定苗后覆盖土层厚度为5 cm至7cm,并淋足定苗水份。选择雨天种植,可减少淋定苗水。 4.追肥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种植全生育期追肥3次。第一次施苗肥,植后45天左右出苗,次年春结合春雨追肥1次,采用牛犁沟施肥方法,每亩追施复合肥40kg至50kg,施后用锄头松土压实肥料。第二次生长肥,即在第二年春追施姜苗封行生长肥,采用撒施方法进行,每亩施复合肥30kg至35kg,钾肥25kg至30kg市斤,帮助良姜壮苗。第三次追施结姜肥,即在第三年春下雨时进行追施,每亩撒施钾肥40kg至50kg,帮助结姜,同时促进姜苗碳代谢旺盛,避免早衰,保持丰产。 5.除草灌溉:生长前期除草2至3次,封行后夏秋各除草1次。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长平衡。 (三)采收与包装。 种植后3至4周年收获,采收时先割除地上茎叶,然后用犁深翻或锄头深翻,把根状茎逐一收集。将收获的根茎除去泥土、须根及鳞片,用刀切成5cm的小段晒干。在晒至六七成干时,堆在一起闷放2至3天,再晒至全干,皮皱肉凸,表皮红棕色,质量最佳。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观为圆柱形,粗壮结实,质地坚硬,纤维性明显,断面姜肉凸出,表此呈棕红色,气味芳香浓烈。 一等干品表面棕红色,质地坚硬,断面纤维性,中心有环纹,长度2.5 cm至4.0cm,直径1.0cm以上,气味芳香;二等干品表面灰棕色,质地坚硬,断面纤维性,中心有环纹,长度2.5 cm至4.0cm,直径0.5cm以上1.0cm以下,气味芳香。 2.理化指标:含挥发油0.5%至1.5%,其中主要成份是1.8-桉叶素(cineole)和桂皮酸甲脂(Methy-cinnamoate),尚有丁香油酚(Eugenol)、蒎烯(pinene),毕澄茄烯(cadi-nene)等。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第117号公告 200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