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标原产地特产 注册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管理 注册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 > 食品综合 > 福山咖啡 郡县馆 > 海南 > 澄迈  
福山咖啡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
福山咖啡 资讯首页
郡县馆 > 海南 > 澄迈
产业馆 > 食品 > 食品综合
基准信息 | 动态信息 | 公示信息
实况相册 | 咨询交流 | 诚信直通车
核心企业与品牌优选
福山咖啡
福山咖啡 地标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商标 核准许可文件 有效期 备注
1 澄迈县福山咖啡联合公司 福山牌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3年第56号 公告日期2013年4月18日
各单位各部门强化信息公开,共建共享,纠错完善,意见建议,推动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福山咖啡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一)植物种源。  经过长期的引种驯化选育出适宜当地环境的优良中粒种咖啡(又称罗巴斯塔种Robusta Coffea L.),茜草科(Rubiaceae)。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30m至320m,火山土壤、丘陵、坡地或林地之中,咖啡园四周建有防风林。火山土壤,pH值5.0至6.0;土层肥厚≥0.8m;松软、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为1m以下;土壤中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种、育苗、移栽:从健壮母树上选取优良种子,经育苗过程,移植到大田栽种。  2.定植时间:每年春季或秋季。  3.栽植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密度≤1200株,主要以中粒种为主,间种少量小粒种和大粒种;株行距为小粒种1.8m至2.5m、中粒种2.5m至3m、大粒种2.8m至3.3m。  4.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加强定植后和结果期的施肥。主要施以氮钾磷肥,以及沤制腐熟并加水稀释后的畜粪尿和绿叶沤肥。  5.整形修剪:采用多冠型树型进行整形,保持通风透光。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人工采摘。果实转红色或红紫色后开始分批采收,采收期为8月至次年4月;其中中粒种咖啡的采收期为9月至次年2月。  (五)加工工艺。  1.生咖啡的初加工:采摘成熟咖啡后,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初加工,即:  (1)机械湿法加工:鲜果→脱皮脱胶→日晒→除杂→脱壳→分选分级→装袋入库;  (2)干法加工:日晒→干透后贮存→使用时再脱皮脱壳。  2.产品加工:以精选中粒种咖啡为主,按一定比例添加优质的大粒种和小粒种咖啡,合理配比,精制而成。  传统焙炒工艺流程为:  (1)咖啡豆:挑选→清理→人工焙炒→添加配料→再次焙炒→立即风冷→咖啡豆→包装  (2)咖啡粉:挑选→清理→人工焙炒→添加配料→再次焙炒→立即风冷→研磨→咖啡粉→包装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咖啡豆: 项  目 指    标 色泽 脱皮后豆粒呈深褐色或棕褐色,色泽均匀。 形态 颗粒饱满、均匀完整,含丰富营养,无炭化发黑现象。 气味及香味 具有本品固有的浓郁芳香气味,无异味。 滋味 具福山咖啡特有的风味,味道浓厚,无涩味。 杂质 无杂质。   (2)咖啡粉: 项  目 指    标 色泽 深褐色或棕褐色,色泽均匀一致 形态 粒状或粉末状,无炭化黑渍颗粒。 气味及香味 具有固有的浓郁芳香气味 滋味 味道微苦而香,兼具甘、醇、香、苦、酸等滋味,饮后回味无穷,余香绵长。 杂质 无杂质。   2.理化指标:  (1)咖啡豆:水分≤4.5%、咖啡因≥0.9%。  (2) 咖啡粉:水分≤4.5%、灰分≤5.0%、咖啡因≥0.8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104号公告 2009年11月16日)

    2019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