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标原产地特产 注册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管理 注册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果品 > 芒果 > 昌江芒果 郡县馆 > 海南 > 昌江县  
昌江芒果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
昌江芒果 资讯首页
郡县馆 > 海南 > 昌江县
产业馆 > 果品 > 芒果
基准信息 | 动态信息 | 公示信息
实况相册 | 咨询交流 | 诚信直通车
核心企业与品牌优选
昌江芒果
昌江芒果 地标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商标 核准许可文件 有效期 备注
1 昌江中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4104 2020年11月20日至2025年11月19日
各单位各部门强化信息公开,共建共享,纠错完善,意见建议,推动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昌江芒果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规则

      (来源: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公告 2018年2月6日)

    2019年6月24日
  • 昌江芒果 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登记产品的地域范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标志使用规定等要求。本规范文本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后即为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各相关方必须遵照执行。  1地域范围  昌江芒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涵盖整个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北偏西部,境内石碌镇、十月田镇、乌烈镇、昌化镇、海尾镇、叉河镇、七叉镇、王下乡等8个乡镇和红田居、红林居,均种植昌江芒果。地域范围:东经108°38′-109°17′,北纬18°53′-19°30′,地域涉及84个村(居)委会,179个自然村。东与白沙黎族自治县毗邻,南与乐东黎族自治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市以昌化江为界对峙相望,西北濒临北部湾,东北部隔珠碧江同儋州市相连。地域保护面积1617平方公里,其中芒果种植面积6万亩。  2独特自然生态环境  (1)气候情况:昌江黎族自治县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4.3摄氏度,全年无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1676毫米,降水集中在5-10月。  (2)土壤地形地貌情况:昌江黎族自治县有三个不同类型的土壤分布点,即东南部山地黄壤、砖红壤性红壤;中部丘陵的砖红壤,褐色砖红壤;沿海干旱地带的燥红土、滨海沙土。这一带土层深厚、肥沃、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为5.5~7.5,十分适宜芒果树生长。  (3)水源、水质情况:昌江黎族自治县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在1676毫米左右,水资源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17条,总流域5381平方公里,已建成蓄水工程38宗,设计总蓄水量3.2亿立方米。  (4)独特优越的生态环境:昌江县生态环境优越,四季如春,日照充足,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昌江县植物种类繁多,至今仍有数百年树龄的老芒果树。这里的土壤分布为:东南部山地黄壤、砖红壤性红壤;中部丘陵的砖红壤,褐色砖红壤;沿海干旱地带的燥红土、滨海沙土。这一带土层深厚、肥沃、呈微酸性或中性,适合芒果树的生长。境内日照充足,利于芒果的生长,使芒果的纤维少,提高维生素的含量。昌江县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芒果品种是形成昌江芒果优异品质的基础。  3特定生产方式  昌江芒果的园地规划:芒果种植基地周围设有防护林带,同一块地应种植单一品种,采用宽行窄株定植,株距3米至4米,行距5米至6米。坡地种植应等高开垦,大于20度的坡地不宜种植。  昌江芒果的苗木繁育: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强壮、无检疫性病虫害,以1年至2年生实生苗为好,不能使用老、弱、病、残的实生苗作砧木。接穗应采自健康的青壮龄树,选光照充足、稳定老熟、充实饱满的1年至2年生枝,采无病虫危害残迹,树皮光滑,芽眼饱满的枝段作接穗;如用于补片芽接,选用枝条圆满、中髓木质化的枝段为好。出圃苗木品种纯度大于或等于97%,嫁接部位离地面不超过30厘米,砧木接口径大于或等于0.8厘米,接穗抽梢2蓬以上,每蓬梢具完整的老熟叶片3片以上,接穗抽出的梢长大于或等于15厘米,离接口5厘米处直径大于或等于0.5厘米。袋苗土柱直径大于或等于11厘米,高大于或等于21厘米,根系完整,出圃时袋苗需停止淋水,土柱需硬结、不烂袋。  昌江芒果果园管理:土壤管理,结合基肥施用,在树冠两侧滴水线下各挖一条沟,一般为100cm(长)*50cm(宽)*40cm(深),施入绿肥、腐熟有机肥和磷肥,根圈杂草应用人工、机械防除,行间杂草可使用化学除草剂。施肥管理,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配合使用,不宜使用硝态氮肥;农家肥应经50℃以上发酵5天至7天,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土壤追肥使用的化学肥料应在采果前30天停用,叶面追肥应在采果前20天停用,施肥量为每生产1000kg果实,施用纯氮26kg,磷肥10kg,钾肥30kg,钙肥12kg,镁肥5kg。水分管理,在芒果秋梢期、花芽分化期、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如遇旱应及时灌水,宜15天至20天灌水一次。花果期管理,对开花率达末级梢数80%以上的树,保留70%末级梢着生花序,其余花序从基部摘除,对较大的花序剪除基部1/3至1/2的侧花枝。谢花后剪除不挂果的花枝及妨碍果实生长的枝叶,谢花后50天至60天,每条花序保留2个至4个果,把畸形果、病虫害果、过密果剪除。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套袋,套袋前果面宜喷施杀菌和杀虫混合剂及叶面肥1次至2次。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要决定采收适期,最低成熟度为70%,采用一果两剪采收,采收搬运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曝晒,采收后宜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进行商品化处理。  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以防为主,防重为治”为原则。保护天敌;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虫害发生;合理修建,创造一个通风透光的树冠,减少病虫害发生;勤除杂草,冬季清园、烧毁病枝、虫为害枝,搞好果园环境卫生,减少病虫害滋生的场所;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灾害天气过后,及时防病。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1.主要病害防治办法:(1)芒果炭疽病,在新梢抽生期,开花期和幼果期每10天喷一次药,连续2-3次。主要药物有:1:1:100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12%绿乳铜、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75%百菌清或80%炭疽福美500-6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65%代森锌或40%的灭病威400倍液。(2)芒果白粉病,防治的药剂有: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320筛目的硫磺粉每亩0.5-1kg,50%硫磺胶悬剂200-400倍液,40%灭病威400-600倍液,20%粉锈灵1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3)芒果细菌性角斑病,多发生于暴风雨后或高温多雨季节,在每次台风或暴雨后即喷1%波尔多液预防。  2.主要虫害防治办法:(1)芒果钻心虫,防治方法:①在新梢及花序萌发时喷药防治,每周一次,连续2-3次。药剂用90%敌百虫500-8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40%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3000-4000倍液,5%高效灭百可2000倍液;②清除树上枯枝、残桩腐木,冬季树干涂石灰乳,消除尾娥幼虫化蛹场所。(2)芒果蓟马,防治方法:在开花期定期摇树,抖落残花可减少虫口密度;在花蕾期,摇花后和谢花后各喷一次吡虫啉1000-3000倍液,25%蚜蓟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芒果介壳虫,防治方法:噻嗪酮800-10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  4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性:昌江芒果果形长卵形,饱满,单果重350-500克;果皮橙黄色,均匀,表皮光滑细腻;果蒂周围无黑点,坚实,肉感好;皮薄核小,汁多肉厚,纤维少,肉质细腻,果肉淡黄色,香味浓郁,酸甜适中。  (2)内在品质特性:昌江芒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总酸≤7.2%,维生C≥17mg/100g。  (3)安全要求:应符合GB2762,GB2763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4)包装:单果包装材料必须清洁、无毒无害,质地细致柔软;果品装箱应排列整齐果箱内衬垫果材料,垫果材料应清洁、无毒无害,质地细致柔软,果用纸箱应符合GB/T 6543规定。  (5)贮存运输:运输要求快捷、通风、严禁日晒雨淋、防受潮、虫蛀、鼠咬,装卸时应轻拿轻放。运输工具的装运舱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毒。贮存按GB/T 15034规定执行。  5标志使用规定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严格来自登记确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包装上同意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昌江芒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2018年2月12日)

    2019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