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溪绿笋
|
序号 |
企业 |
商标 |
核准许可文件 |
有效期 |
备注 |
1 |
尤溪县永恒绿竹专业合作社 |
---- |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2年第40号 |
公告日期2012年3月15日 |
|
2 |
尤溪县竹业协会 |
尤溪绿笋 |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2年第40号 |
公告日期2012年3月15日 |
|
3 |
福建丰业农产有限公司 |
土里吐趣 |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6年第45号 |
公告日期2016年5月20日 |
|
各单位各部门强化信息公开,共建共享,纠错完善,意见建议,推动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
尤溪绿笋 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管理规则
(来源:商标局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公告 2007年11月20日)
2019年6月18日
-
尤溪绿竹笋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绿竹。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海拔300m以下的丘陵地、溪河两岸等山地红壤或沙壤,土壤pH值5.0至7.0,有机质含量≥2.0%,土层厚度≥50cm。 (三)栽培管理。 1.育苗: (1)扦插苗:春季作苗床,选取1至2年的主枝、副主枝,扦插育苗。 (2)移蔸苗:选择1年生新竹为移蔸苗。 2.种植:在2至3月基芽萌动前,选择阴雨天气种植。栽植密度为每公顷625至833株(丛)。 3.竹林管理: (1)幼林管理:分别在5月、8月份进行两次除草培土、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约3000 kg至5000kg。 (2)成林管理: ①抚育、施肥:一年抚育、施肥3次,施肥后覆土培高。以腐熟优质有机肥为主,每公顷约12000kg至15000kg。 ②母竹留蓄:每丛竹每年在8至9月留选2至4株母竹。 ③老竹采伐:春季采伐3年生以上老竹和过密竹,并挖去老竹篼。 4.采笋:在笋尖即将或稍露出土面1cm至2cm时,用专用铲状刀具采笋。割笋时,要保留余篼2个以上笋目,割笋后及时把表土复回原处。 5.原味绿竹笋加工技术: (1)原料处理:绿竹笋采割后,应于 2小时内用流动清水清洗并置于水温8℃至15℃冷水池中保鲜,在当天内加工。 (2)杀青:将原料笋投入杀青锅沸水中杀青,沸腾后煮25至45分钟,杀青后用冷水迅速冷却、漂洗。 (3)修整: ①带壳绿竹笋:修去粗老部分,保持切口平整。 ②去壳绿竹笋:剥去笋壳、笋衣,修去粗老部分,要求切口平整。 (4)杀菌:产品包装进行抽真空封口。将包装好的产品置于杀菌锅中,杀菌温度控制在110℃至121℃,杀菌时间25至40分钟,反压冷却到常温出锅。 (5)贮存:宜3℃至10℃冷藏保存,保质期12个月。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鲜竹笋: (1)感官特色:笋体肥大、饱满,壳薄肉厚,笋肉洁白、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嫩脆,清甜鲜美、风味独特;外形呈马蹄状,笋箨呈淡黄色(笋尖部分呈淡紫色至墨绿色),有光泽。 (2)理化指标: 项目头部直径,cm长度,≤cm单笋重量,g外观指标4.5~8.525150~600笋形状正常、新鲜、色泽良好、无破损、无拔节,切口平整项 目氨基酸总含量,≥ g/kg谷氨酸含量,≥ g/kg总糖(以葡萄糖计),≥ %粗纤维含量,≤ %可食笋体营养含量17321.2 2.原味绿竹笋: (1)感官特色: 带壳原味绿竹笋笋箨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剥壳原味绿竹笋笋肉呈乳白色或淡乳黄色;保留尤溪绿竹笋清甜鲜美滋味和笋香气味,笋肉质地细腻嫩脆,风味独特。 (2)理化指标: 原味绿竹笋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可溶性固形物/(%)
3.5~6.0
pH值(平衡后笋体中心)
4.0~6.0
粗纤维/(%) ≤
1.2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26号公告 2009年4月8日)
2019年6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