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标原产地特产 注册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管理 注册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蔬菜 > 黄花菜 > 邵东黄花菜 郡县馆 > 湖南 > 邵东  
邵东黄花菜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
邵东黄花菜 资讯首页
郡县馆 > 湖南 > 邵东
产业馆 > 蔬菜 > 黄花菜
基准信息 | 动态信息 | 公示信息
实况相册 | 咨询交流 | 诚信直通车
核心企业与品牌优选
邵东黄花菜
邵东黄花菜 地标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商标 核准许可文件 有效期 备注
1 邵东县精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菁州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06年第110号 公告日期2006年8月1日
各单位各部门强化信息公开,共建共享,纠错完善,意见建议,推动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邵东黄花菜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选用四月花、荆州花、茄子花、白花、长嘴子花、细叶子花优良品种。做到早、中、晚熟配套。  (二)栽培管理。  1.立地条件: 在海拔150m至600m之间向阳地栽种。土壤为石灰岩、板页岩发育的黄壤,有机质含量≥1.0%,PH值6.5至7.5。  2.种苗繁育:  分蔸繁殖:结合更新复壮,在每丛植株的一侧连根挖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老蔸,选出健壮无病虫的种苗集中良繁。  切片繁殖:将种植3年以上的植株整株挖出,割去叶片,将短缩茎纵切2至4片集中良繁。  花苔腋芽繁殖:利用花苔分枝节上苞片中的腋芽进行繁殖。  组织培养:用叶片、花丝和花苔等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最大植株。  种苗标准:大田栽植的黄花菜种苗要粗壮,细根5条以上,有芽、无病株,无纺缍根,无海底。  3.栽植:  栽植时间:早秋时期和冬季休眠时期两个时期最适宜。  施足底肥:栽前开深30cm以上的定植沟,每亩施猪、牛粪草,土杂肥,钙镁磷肥,施入定植沟,表面盖土,  适当深植:根据土壤确定栽植深度,一般种苗短缩茎顶部栽入土中2至3cm,土表露苗4至5cm高为宜。砂土适当深植,粘土适当浅植。  分别栽植:按品种、种苗大小分别栽植,一个品种栽植一区,按品种特性、种苗大小确定密度、施肥水平。  4.施肥、管理原则:  无机肥和有机肥相结合为主体,控氮增磷、钾,“前轻、中重、后补”的施肥方法。  5.耕作管理:  中耕。黄花菜营养生长期,抢天气不定期松土、除草。  翻土。在黄花菜采摘结束后,及时割去苔、叶,对病区或酸性重的土壤667m2施50至75Kg生石灰,然后挖土。              客土培蔸。秋苗凋萎后至小寒进行,用肥沃的塘泥、河泥、田泥、菜园土、陈土砖、山灰等堆培于株丛上面。  施冬肥。在黄花菜地上部停止生长后,结合培蔸进行。冬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二)采收及加工。  1.采摘时间:四月花6月上旬至7月上旬每天10时至13时采收;茄子花6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天9时开始采收;长嘴子花6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早上7时开始采收;荆州花6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天14时至18时采收;白花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每天10时开始采收;细叶子花7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14时至18时采收。采摘后鲜制或干制。  2.采摘标准:黄花菜花蕾长到充分长度,花蕾饱满,颜色黄绿,花苞上纵沟明显,蜜汁显著减少,为成熟花蕾,即可及时采收。采摘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花蕾的花梗基部,轻轻往下掰摘。  3.黄花菜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硫磺薰蒸或焦亚硫酸钠。  (三)质量特色。  1.外观:干蕾条色泽金黄或棕黄,条色整齐均匀,有光泽,肉质肥厚,无异味。  2.理化指标:干黄花菜水分≤15.0%,总糖≥37.5%,蛋白质≥11.0%,总酸(以柠檬酸计)≤3.0%。鲜黄花菜水分≤85%,总糖≥34.0%,蛋白质≥2.25%,粗纤维≤1.9%,秋火仙碱≤1.9mg/100g。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189号公告 2005年12月28日)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