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标原产地特产 注册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管理 注册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禽品 > 鸭肉 > 西林麻鸭 郡县馆 > 广西 > 西林  
西林麻鸭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
西林麻鸭 资讯首页
郡县馆 > 广西 > 西林
产业馆 > 畜禽品 > 鸭肉
基准信息 | 动态信息 | 公示信息
实况相册 | 咨询交流 | 诚信直通车
核心企业与品牌优选
西林麻鸭
西林麻鸭 地标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商标 核准许可文件 有效期 备注
1 西林县天臣麻鸭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6年第45号 公告日期2016年5月20日
2 广西西林县兴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7年第96号 公告日期2017年11月1日
各单位各部门强化信息公开,共建共享,纠错完善,意见建议,推动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西林麻鸭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规则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公告 2020年9月20日

    2020年12月21日
  • 西林麻鸭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广西小麻鸭。   二、产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南盘江水系和右江水系,梯田广阔,具有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生态环境;水质清澈,水草及浮游生物丰富,盛产鱼虾螺和多种昆虫等动物性饲料。  三、饲养管理   1.孵化:温度37.5℃至38.6℃,湿度60%至70%左右。  2.育雏期(0-28日龄):  (1)温度要求:第一周温度25℃至30℃,第二周20℃至25℃。以后每周下降3℃至5℃,至室外温与室内温接近时不再加温。  (2)光照要求:1至3日龄雏鸭24小时光照,4至12日龄18小时光照,13至28日龄12小时光照。  (3)饲养密度:每平方米≤25只,随着日龄的增大,降低饲养密度。  (4)给料:春、秋季雏鸭出壳后24小时,夏季8小时至20小时开食。开食前先饮0.1%的高锰酸钾水、5%的葡萄糖水或洁净卫生的饮用水。开食用去除黏性的大米或小麦煮成的硬饭, 3日龄后增加蚯蚓、泥鳅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6日龄起采用定时喂食,并逐渐减少每日喂食次数。  (5)放水:3日龄接触水,5日龄后放牧田野、河滩。  (6)饲养方式:网上平养或地面垫料平养。  3.育成期(29-120日龄):  (1)饲养模式:放牧和舍饲相结合,60日龄后以放牧为主。白天放养,夜晚入舍,早晚补饲,60日龄前供给一定数量的砂砾。  (2)日粮:天然饲料与全价日粮相结合,60日龄后以天然饲料为主。天然饲料为谷物、水草、昆虫、蚯蚓、野生鱼虾等。  (3)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至15只。    (4)出栏:120日龄后出栏,公鸭体重1.60kg至1.90kg,母鸭1.40kg至1.70kg。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屠宰  1.鸭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种源、饲养要求、年龄要求、体重要求的健康鸭。   2.屠宰:宰前停食24小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鸭:体型中等,躯干长方,站姿较平,眼高颈细,嘴黄或灰黑,脚黄或浅黑色,副主翼羽亮蓝,公鸭头亮绿身银灰或棕色,性指羽明显,母鸭羽毛褐麻色,带状白眉。   (2)白条鸭:皮肤黄白色,皮薄骨细小,皮下脂肪少,肉质丰厚,肌肉鲜红,切面有光泽,富有弹性;煮沸烹饪后肉汤乳白色,味美香甜。   2.理化指标(肌肉部分)。 项  目 指  标 蛋白质(%)≥ 21 粗脂肪(%)≤ 2.4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饲喂品和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3年第166号公告 2013年12月9日)

    2019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