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标原产地特产 注册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管理 注册
  地理标志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 > 花椒 > 武都花椒 郡县馆 > 甘肃 > 武都  
武都花椒 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资讯
武都花椒 资讯首页
郡县馆 > 甘肃 > 武都
产业馆 > 食品 > 花椒
基准信息 | 动态信息 | 公示信息
实况相册 | 咨询交流 | 诚信直通车
核心企业与品牌优选
武都花椒
武都花椒 地标原产地特产企业名录
序号 企业 商标 核准许可文件 有效期 备注
1 陇南康野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 康野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3年第130号 公告日期2013年9月24日
3 陇南市武都区天泽农林产品研发有限公司 天泽香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5年第23号 公告日期2015年2月11日
4 陇南裕丰农产品开发经销有限公司 裕丰农产品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788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5 陇南市武都区开源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 麻香源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5年第23号 公告日期2015年2月11日
6 陇南市武都区福源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 武都花椒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公告2015年第23号 公告日期2015年2月11日
7 甘肃时光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0489 2021年06月28日至2024年06月26日
8 陇南市武都区德丰源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6280 2020年12月24日至2023年12月24日
9 陇南市武都区晋华森泰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984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0 陇南市瑞达花椒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6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1 甘肃广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40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2 陇南市武都东盛花椒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5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3 陇南市武都区东赢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4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4 陇南市武都区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3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5 陇南市武都区花椒服务中心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24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6 陇南陇乡源茶叶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2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7 陇南市武都区金权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29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8 陇南市武都区聚农富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27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19 陇南市武都区满山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26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20 陇南市武都区清山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23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21 陇南市武都区宣阳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0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22 陇南市武都区塬烨农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9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23 陇南武椒香商贸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25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24 陇南方圆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37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25 陇南东盛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19663 2021年05月21日至2026年05月20日
26 陇南慧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19049 2021年05月14日至2026年05月13日
27 陇南市武都区昌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22301 2021年06月08日至2026年06月07日
28 陇南市武都区民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24724 2021年06月30日至2024年06月29日
29 陇南市武都区三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24384 2021年06月29日至2024年06月28日
30 陇南市武都区舒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20651 2021年05月27日至2024年05月26日
31 陇南市武都区农夫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24429 2021年06月29日至2024年06月28日
32 陇南熙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00000041224 2020年12月0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33 陇南市武都区兴达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25132 2021年07月02日至2024年07月01日
34 陇南市武都区芸香蜀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25019 2021年07月01日至2024年06月30日
35 陇南市武都区陇之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32775 2021年09月02日至2026年09月01日
36 甘肃陇源丹谷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41491 2021年11月18日至2026年11月17日
37 陇南市武都区花椒大市场有限公司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号:20210000044120 2021年12月03日至2026年12月02日
各单位各部门强化信息公开,共建共享,纠错完善,意见建议,推动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武都花椒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大红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900m至1900m。土壤类型为棕壤土、黄潮土、山地褐土、红粘土。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1.5m。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采用实生育苗或以当地花椒实生苗为砧木嫁接育苗。  2. 定植:定植时间为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定植密度为每公顷定植株数≤1050株。  3.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10吨。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6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椒果皮全部变红,油腺凸起,呈半透明状,种子完全变黑时采收。  五、干制  采用自然晒干或人工设备烘干,烘干温度≤55℃,干燥至含水量5%至10%。  六、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晾晒→风选→筛选→去石→磁选→脱壳→筛选→包装入库。  七、储藏  库房干燥通风,库内相对湿度≤75%,温度≤25℃。  八、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  2. 理化指标:醇提物17%至22%;不饱和脂肪酸59%至64%;挥发油含量3%至8%。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2年第51号公告 2012年3月27日)

    2019年7月9日
  • 武都花椒 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登记的武都花椒的地域范围、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生产技术要求、产品典型品质特性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产品包装标识等相关内容。  1地域范围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产地地理位置于东径104°34′——105°38′,北纬32°48′——33°34′之间,东临陇南康县、成县,南接陕西宁强县、四川青川县,陇南文县,西与陇南宕昌县,甘南舟曲县毗连,北与陇南西和县、礼县为邻。武都花椒生产地域分布于陇南市武都区马街、汉林、柏林、安化、隆兴、龙坝、鱼龙、甘泉、佛崖、黄坪、马营、蒲池、两水、石门、角弓、坪垭、城关、城郊、东江、汉王、龙凤、桔柑、外纳、磨坝、三河、玉皇、郭河、五库、月照、三仓、琵琶、洛塘、五马、枫相共3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2014年武都花椒种植面积为6.4万公顷,产量2.0万吨。  2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1土壤地貌情况  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其地貌属南秦岭高中侵蚀、剥蚀构造山地,总体呈山地与峡谷相向的地貌类型。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岭与河谷相对高差在1000—2500米之间。山多地少,气候温和的自然因素,适宜多种植物生息繁衍,闻名遐迩的“武都花椒”就是种类繁多的植物群落中的一支奇葩。生产地域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在7.1-8.1之间)和良好的地理特征,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武都花椒发展相得益彰,造就了武都花椒色红皮厚、麻味醇正、香气浓郁的独特品质。  2.2水文情况  武都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白龙江是长江二级支流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发源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与四川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于四川广元县昭化镇汇入嘉陵江。花椒的主要分布区域白龙江流域、北裕河流域、福津河流域、西汉水流域、秦家河流域,附近无工业污染源,水质洁净无污染,加之花椒耐旱,主要栽植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干旱区,靠雨水浇灌,故其花椒产品经检测符合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要求。  2.3气候情况  武都境内山高谷深,受山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差异悬殊,垂直差异明显,加之山体的屏障作用,河谷盆地效应明显,年平均气温14.6℃,最冷月2.9℃,最热月24.8℃,极端最低温-8.1℃,极端最高温40℃,占应照时数4429.7小时的43%。热量资源丰富,光能利用的潜力大,造成了这里长年光照充足、热量充足,风小雨少、气候干燥、物候期短的独特气候因素。而正是这些因素使武都花椒树体旺盛生长,使果实化学成分含量高,使花芽分化-现蕾-果实成熟的物候期缩短,使花椒着色质量更高。武都花椒根据种植海拔高度不同,而采摘期不同,采摘时间为公历6月下旬至8月底。武都3-5月适宜的光照、温度为武都花椒的花期生长提供了优势条件;6-9月充足的光照,干燥、少雨、高热量的河谷盆地效应气候环境,提高了武都花椒果实膨大期的座果率,提高了疣状凸起油腺点数量,提高了武都花椒果皮着色品质,造就了武都花椒色红皮厚、麻味醇正、香气浓郁的独特品质。  2.4人文历史情况  武都栽植花椒历史悠久,西汉《范子计然》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熟时取黑子,四月初,畦种,方三寸一子,筛土覆之,令厚寸许,复筛熟粪以盖土上,早辄浇之,常令润泽,生高数寸,夏连雨时可移之,若移大栽者,二月三月中移之,此物性不耐寒,阳中之树,冬须草裹,不裹即死。”《明会典》记载:“明初,土贡渐合于正赋;阶州常额征解椒100斤,桑娟49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第32卷中记载:“署椒,生武都山谷及巴郡。…………。”《艺文类聚》记载“蜀椒久服之,头不白,令寒着热,热着轻,轻者重,出武都,色赤着善。”充分证明了武都从汉朝时不仅已经栽植花椒,而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改革开放以来,武都区重视花椒产业的发展,在区委、区政府及全区人民的努力下,花椒产业得以快速,有效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目前,武都区涉椒人口44万,种椒树、发椒财成为所有椒农的共识和行动,花椒产业已成为武都人民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3生产技术要求  武都花椒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栽培技术体系。从栽植、修剪、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方面,均实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监督、产业化模式、社会化服务。  3.1区域规划  武都区36个乡镇除池坝乡、裕河乡外,其余34个乡镇均适宜栽植花椒。  3.2品种选择  武都区最适宜发展的花椒品种为大红袍花椒。  3.3栽培模式  3.3.1栽植行向:南北行向。  3.3.2栽植密度:株行距3×4米,每亩56株。  3.4园地选择与规划  3.4.1园地选择  3.4.1.1花椒在武都辖区多分布在海拔1200m-2100m的山台(坡)地上。山地花椒建园时应选择在山坡下部的阳坡或半阳坡的缓坡山地。  3.4.1.2土壤应选择土壤疏松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通气性良好,保水、排水良好的或沙壤土,土层厚度在1 m以上。  3.4.1.3水源条件,应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以便干旱时能及时浇水,避免在积水、粘重土壤、重盐碱的地段栽植花椒。  3.4.1.4注意花椒因怕冻、怕风、怕涝,不宜在山顶、山梁、风口、积水、高寒地栽植。  3.4.2整地  根据花椒生物学的特性,在山地花椒建园整地方式有大坑(直径40cm,深40cm)或丰产沟宽40cm,深40cm,并放回填物。  3.5苗木繁育  3.5.1砧木苗的培育  3.5.1.1种子的采集与贮存  3.5.1.1.1种子的采集  种子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育苗的成效,而且关系到花椒树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因此,选用花椒种子首先要注意品种问题。  花椒育苗用种,要求选择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的优良母体作为采种树。优良母树指的是生长在地势向阳、生长健壮,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结实多的盛果期花椒树。  适时采种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过早过晚采种都不适宜。过早采种,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不足,发芽率低,苗木质量差,过晚采种,种子易脱落,给采种工作带来困难,因此要适时采种,一般情况,看果实外皮颜色由绿色变成深红色,并有个别开裂,种子变成蓝黑色时就要及时采种。  采种时间一般在晴天太阳出来后最好。注意气象预报,有连续几个晴天,可以做到随采、随晒、随贮藏。阴雨天或有露水的早晨不宜采种。  3.5.1.1.2种子的贮存  花椒采收后,要在通风干燥阳光下凉晒或背阴通风处阴干、注意不要堆积,每天翻动2—3次,以免种子发热霉变,待果皮开裂后,用小棍轻敲,使种子从果皮中脱出,每翻动一次,就收集一次种子,除去果皮即得纯种子。种子切忌过长暴晒,保存在通气干燥地方,不然,容易造成种子油分挥发,影响种子发芽率,一般是当年选种留种,当年或第二年播种。  3.5.1.2苗圃地整地  在育苗前实行秋耕,整平地面,第二年开春播种的要进行冬灌,土壤解冻后作苗床。在耕地时全园喷洒无公害杀毒灭菌剂,防止病虫害发生,亩施农家肥1500—2000kg提高土壤肥力。  3.5.1.3种子处理  花椒种子种皮革质化程度高,不易吸收水分,难以发芽。所以,在育苗前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出苗快,出苗齐,发芽率高。种子处理包括越冬埋藏和春季催芽处理。  3.5.1.3.1越冬贮藏的方法  3.5.1.3.1.1牛粪混种  用新鲜牛粪,加少量草木质或黄土,和花椒种子(6:1)混合搅拌均匀,成团块、贴在通风干燥处阴干,次年春季捣碎后,连同牛粪一起播种。  3.5.1.3.1.2混砂层积埋藏  选排水良好的地方,挖1米宽50—50cm深,长度按种子量而定,每隔50cm深,长度按种子量而定,每隔50cm立一束浸泡后的种子(厚度10—15cm)层层堆积,最后覆砂10—15cm,坑口要高出地面,草把高出坑口。春季播种时,将种子连同砂子掏出,筛去砂土即可播种。  3.5.1.3.1.3湿砂混藏  用湿润细砂和种子(2:1)混合搅拌均匀,堆在背阴处,每隔10—15天翻动一次,播种子前20多天,将种子移至向阳处堆放,盖上草帘子进行保湿保温,待种子少许发芽后,再进行播种。  3.5.1.3.2春季催芽处理的方法  3.5.1.3.2.1洗涤处理  用1.5%的洗衣粉溶液进行浸泡1—2天,并用棍棒捣撞,或用手操搓,洗掉脂质层,使椒粒失去光泽,为灰褐色,出现麻点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后,在阴凉处晾干进行播种。  3.5.1.3.2.2开水烫种  将种子放在沸水中(1:2)急搅2—3分钟,再换温水浸泡2—4小时,湿放24小时催芽,待少数种子开裂时,即可播种。  3.5.1.3.2.3湿灰处理  草木灰加水潮湿,易于捏成团,松手可散为宜,再把浸泡后的种子,混合在湿灰中(1:2)或(1:3),堆放在地上,每天搅拌一次,10—15天后,即可连灰播种。  3.5.1.4播种  3.5.1.4.1播种时间与方法  播种时间为春秋两季。春播在土壤解冻后的四月中下旬(农历“谷雨”前后)进行。秋播有两种,一种是待花椒种子采收后立即进行,在作好的苗床上采用条播,行距20—25cm,播幅宽5—10cm,播种沟深3-5cm,开沟后撒种要均匀,中马粪,麦衣、黄土,按1:1:6的混合物覆盖种沟,不宜板结, 后轻微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种前要浇足底墒水,当年出苗,苗木出苗率高整齐,土冻前平茬,春进行摸芽,不须处理种子。一种在深秋,土冻之前播种,方法同上,但出苗率不及第一种。春播将处理好的种子同上方法,进行播种,这种方法,出苗率低,出苗也不太整齐。  3.5.1.4.2播种量  播种量每亩6—8kg。灌溉保墒种子发发芽前要保持床面潮湿,这是保证出苗的关键。用小水灌或洒水,不可大水浸灌,苗出齐后,要适时灌溉,促进苗木生长。  3.5.1.5播后管理  松土除草,播种后出土半月幼苗长到10cm左右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结合除草,进行第一次间苗,每隔3cm左右留一株,全年松土2—4次。苗期要掌握“细水灌溉,分期间苗,及时追肥,有草即除的原则”,当年每亩就能培育出1.5—2 株,苗高50—80cm的优良苗木。  增施肥料,在六月中旬和七月中旬苗木生长旺盛期每亩施尿素10—12kg,可中耕松土将肥料翻入土中,有条件的并进行灌溉。  3.5.2起苗、包装、运输  花椒苗一般不宜长途运输,当地栽植成活率高,怕冻、怕风、怕堆积出汗,起苗要保证根系完好,用塑料袋或纸袋包装,当天起苗,当天调用,定量当天栽植。  3.6建园  3.6.1栽植方式  3.6.1.1大坑栽植  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方式。直径40cm,深40cm定植坑。  3.6.1.2丰产沟栽植  沟宽40cm,深40cm,并放回填物。  3.6.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一般为3×4m,亩植56株或56穴。  3.6.3栽植时期  花椒在春夏秋季都可栽植。春季应在花椒苗木开始萌动时栽植,夏季在伏天雨水后栽植,秋季以晚秋初冬树液停止流动时栽植。  3.6.4栽植技术  3.6.4.1苗木准备  栽植花椒应选用地径在0.5—0.8cm高约80cm的1—2年生一级苗,苗木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根系发达,侧须根多,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苗木。  3.6.4.2苗木栽植  花椒栽植要掌握挖大穴、浅栽、培土要高于根须1—2cm,并使根系自然舒展。花椒根脆,要防止伤根,用脚踩实,忌用有敲打。栽植时,要注意原向栽植,原向栽植可缩短苗木适应过程,生根块,成活高,栽植时一定要蘸浆,浇定根水。  3.6.4.3栽植管理  因为花椒怕寒、怕风、在冬季要进行防寒,一种是埋土防寒,在冬季来时,顺地势,朝坡向挖10cm深的沟,基部培土,把树苗压弯,埋到沟里防寒越冬;一种是用纸包了,再在外层用地膜纸包,到第二年春气温回升,稳定时放苗或解掉包扎纸。以防受冻或抽条。  3.7土肥水管理  3.7.1土壤管理  花椒一般栽植在田间地埂、荒坡或山地。这类土地较瘠薄,肥力较差,必须加强土壤管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满足花椒生长发育的需要。以扩大树盘、深耕熟化土壤,中耕除草。  3.7.2施肥与培土  3.7.2.1施肥  在苗木定植前,在栽植穴施基肥以供给定植幼树生长的养分。基肥以迟效性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适量的速效化肥,如尿素。春秋各一次。满足树体生植生长。每年秋季采果后,至春季发芽前要施基肥,并要结合灌水。  叶面追肥:对花椒增产效果显著,在花椒花期,果实膨大期,用0.3—0.5%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2—3次,在晴天无风的早晨8—10点,下午4—6点钟进行。  3.7.2.2培土  在树基部根茎交界处用肥土堆成高0.5左右,直径1.0m的果圆球形土堆,或结合中耕除草,将土和肥料壅在植株基部,这样能促使根部萌发新枝和根系,扩大树冠,增加吸收面积,又可保护根部不受耕作伤害,保护树体越冬的作用。到天暖时,要及时除去土堆,防止烂根。  3.8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花椒优质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依据树体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结合当地栽培特点,调节控制和促进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间的矛盾转化,从而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保持树体健壮和延长经济收益期的目的。  3.8.1整形修剪时间  一般分冬季和夏季修剪两种,冬季修剪在落叶到发芽的整个休眠期,有剌激局部生长的作用,夏季修剪在花椒生长季节,包括春、夏和秋三季,可抑制新梢徒长,去掉过密枝,重叠枝,竞争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次年形成更多的结果枝。  3.8.2修剪方法  疏枝、短截,摘心,拉枝等方法为主。  3.8.3幼树的整形修剪   当幼树长至离地面60cm高以上时,及时定干,定干按树要整的形而定,一种为开心型,可在地面10cm处定干,留4—5个芽。为开心形的4—5个主枝。一种为多主干丛状形。在树干40—45cm处选留3—5个芽为主枝,以后逐年完成树形。  3.8.4盛果期的修剪  继续培养主枝,疏去树形杂乱枝。增加结椒范围,主侧枝的延长枝剪留长度要比幼树短些,一般为25—30cm,当年生新梢应在30cm左右时摘心,促二次枝萌发,修剪一般在秋季花椒采收后或冬季进入休眠期后进行。  3.8.5衰老期的修剪  此时以更新复壮,增强树势为主。即回缩主侧枝,抑前促后,疏除干枝、弱枝、短截下部枝条,对外围枝进行短截。但要控制背上旺枝,以平衡树势,保持通风透光条件。  3.9病虫害防治  3.9.1农业防治  3.9.1.1清洁椒园  3.9.1.1.1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并集中烧毁。剪枯枝时注意要多剪一段活枝段,以防幼虫被遗漏。  3.9.1.1.2花椒波瘿蚊危害严重的地区 ,为了保护天敌最好在花椒发芽前剪除虫瘿枝条  3.9.1.2深耕施肥  土壤封冻前耕翻土地并施农家肥,有条件的地区有可进行一次冬灌,以消灭越冬害虫。  3.9.1.3树盘覆膜  在冬季清理椒园后,在树盘下铺一层地膜,可有效防止花椒红胫跳甲、花椒橘齿跳甲、花椒铜色跳甲的越冬成虫出土。  3.9.1.4树干涂白  树干40-60cm以下主干涂抹涂白剂(配方生石灰10份、水30份、食盐1份、豆面1份),可以隔阻花椒吉丁虫、橘褐天牛、芳香木蠹蛾等成虫产卵,同时也可降低花椒干腐病的危害。  3.9.2生物防治  3.9.2.1在花椒发芽前剪取虫瘿枝并移到花椒波瘿蚊危害较重的地块成堆放置,这样就可以完成光肩小蜂的引种。  3.9.2.2使用1.2%苦烟碱等生物源农药、石硫合剂无公害农药防治花椒波瘿蚊、跳甲、木蠹蛾、蚜虫和叶螨。  3.9.3物理防治  3.9.3.1花椒休眠期(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树干基部堆土。  3.9.3.2利用诱虫灯、粘虫板引诱捕杀。  3.9.4化学防治  3.9.4.1树体休眠期病虫害防治  发芽前喷施波美度20-25度石硫合剂,可有效地杀死越冬虫卵和病菌。  3.9.4.2发芽后开花期的害虫防治  以防治花椒红胫跳甲、花椒铜色跳甲、花椒啮齿跳甲为主,尤其是1.2%苦•烟如乳油800-1000倍液在春季花椒发芽后至开花前喷施,对花椒跳甲类、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防治效果显著。  3.9.4.2.1花椒果实膨大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于气温升高,雨水增加,造成病害传播浸染的有利条件,花椒锈病、花椒黑斑病多在此期浸染,果实采摘后病斑大量出现。在6月初至7月下旬花椒叶锈病在未发病时,可喷布1:2:200的波尔多液或波美度20-25度石灰硫黄合剂,或用200-400倍液萎锈灵进行喷雾对花椒树保护。对已发病的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控制夏孢子产生。  3.9.4.2.2果实膨大期花椒吉丁虫、天牛等在此期羽化出洞和产卵,造成大量伤口,而被花椒干腐病等浸染。因此,这一时期是防治串皮害虫、蛀干害虫和各种病害的最佳时期。防治可采用人工捕捉成虫等措施,减少害虫危害,避免造成伤口。  3.9.4.2.3药剂消灭天牛:每年5-7月份清除虫孔粪便后,采用1.8%阿维菌素或其他无公害制剂注射孔洞;虫孔内塞入天牛净毒签;药棉塞孔,然后用泥土堵塞虫孔。  3.9.4.2.4药剂防治吉丁虫 :虫疤涂刷50倍50%氯溴氰菊酯、1.8%阿维菌素、高波美度石硫合剂。  3.9.4.2.5药剂防治干腐病:5-6月份刮除病斑、涂抹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的双效灵200、高波美度石硫合剂。  3.9.5果实采收后的害虫防治  花椒果实采摘后(6月下旬至8月上旬天牛成虫大量出现时期,橘褐天牛成虫喜欢在夜晚外出活动;星天牛成虫多在中午栖息于枝端,并多在树干基部产卵;黄带虎天牛在晴朗无风的下午多栖息于地面以上1m以内的树干和枝叶上;二班黑绒天牛成虫多在早晚爬行于树干上。掌握成虫的活动规律,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捕杀。  3.10采收  3.10.1采收时间  因种植地海拔高度不同而采摘期不同,一般为6月下旬~9月上旬,当花椒果皮全部变红,油腺凸起,呈半透明状,种子完全变黑时采收。  3.10.2采收方法  人工掐摘果穗根部位置(禁掐捏果皮油腺点)。  3.11生产工艺流程  晾晒→分选→去杂→分级→包装入库。  3.11.1晾晒  3.11.1.1自然晾晒  晾晒场地清洁→花椒单层摊铺→人工翻晒→裂口壳籽分离(手捏沙沙脆响,晾晒完成)→壳籽分包。  3.11.1.2机器烘干  采摘后遇阴天或晾晒场地不足时选用。把花椒放进烘烤箱→机器内烘烤(烘干温度≤55℃)→壳籽分离(手捏沙沙脆响,烘烤完成)→壳籽分包。  3.11.2分选、去杂  3.11.2.1人工分选、去杂  用农家漏筛,分选出花椒果皮及花椒籽、果柄、椒叶等杂质。  3.11.2.2 机器分选、去杂  用花椒筛选机,分选出花椒果皮及花椒籽、果柄、椒叶等杂质。  3.11.3 分级包装  按照分级要求将花椒包装入库。  4产品典型品质特征特性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4.1武都花椒外在感官特征  武都花椒具特有的醇正麻味,且香气浓,无腥膻等其他异味。干制后,外果皮呈深红色,内果皮黄色,果皮开裂后呈梅花状,果皮较厚,颗粒均匀,干花椒千粒重平均为18克。总体感官特征定性为“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  4.2武都花椒内在品质特性  武都花椒醇提物含量高于17%;不饱和脂肪酸高于59%;挥发油含量高于3%。  5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5.1标志  包装箱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已获证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其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具体标注按相关规定执行。  5.2标识   武都花椒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花椒生产经营者, 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武都花椒”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武都花椒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 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武都花椒”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5.3标签  在标签上标注“武都花椒”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及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标志,产品名称、数量、品种、产地、包装日期、保存期、生产单位等内容。  5.4包装  内包装用包装箱(盒)、聚乙烯薄膜袋,应符合GB 9687、GB 9691及GB 11680的规定。外包装用编织袋或瓦楞纸箱,应符合GB/T 6543规定。  装好花椒后,对包装袋、包装箱(盒)进行封口,封口应严密,无破损。  5.5运输  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曝晒、雨淋、潮湿。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严禁用含残毒、有污染、有异味的交通工具运载。  5.6贮存  库房要专库专用、通风防潮,装卸和堆垛禁止踩踏。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贮。室内相对湿度≤75%,温度≤25℃。  保质期24月。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2015年7月22日)

    2019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