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 小叶薯、大叶薯。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70m至700m。土壤类型为红壤,质地为砂壤土或轻、中壤土,土壤pH值为6至7,土壤有机质含量≥15%,耕作层厚度≥35cm。 (三)栽培管理。 1.耕作制度:水旱轮作。 2.选种:选无病虫害的“段子”作种,长度≥5cm。 3.栽植:栽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公顷≤67500株。 4.田间管理: (1)引蔓、打杈:苗高30cm时及时搭架引蔓,7月份留2条侧枝其余打掉。 (2)施肥:注重施用有机肥,每公顷有机肥≥15000kg。 5.收获: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收获。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下扁长棒形或长棒形,外形完整,表皮黄褐色、光滑,肉色雪白,肉质细密、脆嫩,煮熟后口感细腻、粉性足、颗粒状不明显,有糯香味。下扁长棒形长27cm至40cm、径粗3.5cm至4.5cm,长棒形长20cm至35cm、径粗3.0cm至4.0cm。 2.理化指标:淀粉含量≥20%,粗蛋白≥2.5%,水分含量≤7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11号公告 201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