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地理标志海参保护与发展基本情况调研
海参是大众非常喜爱的特产之一,富含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以及可以增强免疫力的多种活性物质,适宜多年龄段的人们滋补。
如何在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的海参市场上正确选择优质原产海参也成为一个“烧脑”的事情。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调研课题组将对我国地理标志海参有关注册登记和市场发展情况进行简要调研,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地理标志海参是海参中具有独特品质和声誉并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的海参。
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后,依据有关规定,核准授权符合条件的企业许可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应该说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供应的海参具有很高的品质和声誉保障。
一、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情况
1、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数量
根据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门户和导航平台——郡县地标特产大全网站的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12日,我国海参中具有独特品质和声誉并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了地理标志保护的有24个。
地理标志海参产地分别分布在山东(14个)、辽宁(8个)、福建(1个)、河北(1个)等省市区。
2、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类型
地理标志注册登记类型有地理标志产品(PGI)、地理标志商标(GITM)(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AGI)等三种类型。
经统计,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商标(GITM)数为16个,占总数的66.67%;注册登记地理标志产品(PGI)数为4个,占总数的16.67%;注册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AGI)数为10个,占总数的41.67%。
单一类型注册登记数19个,占总数的79.17%;其中,只注册登记地理标志产品(PGI)的有1个;只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商标(GITM)的有11个;只注册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AGI)的有7个。
两种类型注册登记的数量有4个,占总数的16.67%;其中,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商标与地理标志产品(GITM+PGI)的有2个;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商标与农产品地理标志(GITM+AGI)的有2个。
三种类型同时注册登记(GITM+PGI+AGI)的有1个,占总数的4.16%。
3、地理标志海参保护地域
地理标志海参保护地域为省域的有1个,是辽参;
保护地域为地市域的有5个,分别是:大连海参、葫芦岛刺参、日照刺参、威海刺参、烟台海参;
保护地域为县域或县域内的有18个,分别是:长岛海参、河口刺参、即墨海参、崆峒岛刺参、灵山岛海参、蓬莱海参、荣成海参、乳山刺参、桑岛刺参、文登刺参、西霞口刺参、长海海参、海洋岛海参、虎平岛海参、瓦房店海参、獐子岛海参、乐亭海参、霞浦海参等。
地理标志海参保护地域要“精准有效”。关于地理标志海参的保护地域范围大小问题,应该以“精准有效”为原则,保护地域范围不易过大,无论大小都要有效监管。
地理标志保护地域层级要精准化,具体说来,就是“最好一级、最多三级”,层级过多会给管理工作与市场营销带来影响。
以辽宁省产的海参为例。“辽参”由辽宁省渔业协会牵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查,于2011年9月6日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大连海参”由大连市人民政府牵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167号)》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长海海参”由长海商会牵头,经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查,于2009年2月13日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獐子岛海参”由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申请,由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3月4日批准为“原产地标记”。
辽宁产海参的地理标志保护地域层级从大到小依次是“辽参”、“大连海参”、“长海海参”、“獐子岛海参”。
二、地理标志海参核准授权许可使用
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是运用地理标志制度保护与发展地方特产的基础性工作,非常重要。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工作可以规范地理标志企业的生产销售行为,消费者可以参考核准授权许可的企业名录,辨别真伪,便于购买。
有地理标志产品核准使用企业的地理标志海参有2个,占地理标志产品海参总数的50.00%,分别是大连海参、烟台海参。
有地理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备案企业的地理标志海参有7个,占地理标志商标海参总数的43.75%,是大连海参、威海刺参、烟台海参、长岛海参、河口刺参、乳山刺参、乐亭海参。
有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企业的地理标志海参有1个,占农产品地理标志海参总数的10.00%,是海洋岛海参。
特殊情况:“獐子岛海参”是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实施之前的由原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3月4日批准的“原产地标记”。“獐子岛海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工作有待完善。
综上,有地理标志核准授权许可使用企业的海参有8个,占地理标志海参总数的三分之一。地理标志海参核准授权许可企业工作亟待加强。
三、地理标志海参市场双风险调研
地理标志市场双风险主要是指地理标志注册登记后,由于日常管理、授权许可和信息公开等工作不到位,企业存在市场认可难度加大和潜在的被侵权风险,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辨别困难和误购风险。
为了推动地理标志利益相关方加快完善保护与发展工作,运用地理标志制度,发挥地理标志效应,减少市场风险,《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调研课题组》将开展地理标志市场双风险调研工作,提供资讯帮助。
地理标志海参日常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核准授权企业工作需要抓紧,信息公开工作需要规范,要发挥地理标志制度效应,促进海参产业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个发展。
2020年7月16日,“3.15晚会”报道了青岛市即墨区个别海参养殖基地违规“投放敌敌畏”问题,造成整个海参特产产业严重声誉危机。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责成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迅速查处。事件后的调查处理工作是及时有效的,组织山东、辽宁等海参主产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是非常精准到位的。希望即墨海参尽快利用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强化管理,规范市场,信息公开,避免“公地悲剧”。
地理标志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制度有一个完善过程。在2005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实施前,存在“原产地域产品”和“原产地标记”两种相关保护制度。“獐子岛海参”就是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3月4日批准的“原产地标记”。“原产地域产品”和“原产地标记”转到“地理标志产品”有一个理顺过程,希望有关单位尽快规范,以免广大消费者和生产企业无所适从,造成不应有的市场混乱。当然,“獐子岛海参”也可以通过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商标或农产品地理标志来保护地理标志,并强化“企业品牌”与“地理标志名称”规范管理。希望“獐子岛海参”尽快理顺和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为了便于分析地理标志双风险,依据地理标志管理有无秩序、地理标志企业有无核准授权和名单是否公开、信息公开有无平台和公开是否及时全面等三个基本情况,将地理标志市场双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A级(绿色)、B+级(浅黄色)、B-级(深黄色)和C级(红色)。详细内容参阅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网相关栏目。
依据《地理标志双风险等级划分规范》,经对地理标志海参日常管理、核准授权和信息公开等基本情况调研,威海刺参、烟台海参、大连海参、海洋岛海参等四个地理标志市场双风险等级为A级(绿色);獐子岛海参的市场双风险等级为B+级(浅黄色);即墨海参的市场双风险等级为B-级(深黄色)。
消费者通过认准地理标志海参名称和核准授权许可企业名单可辨别真伪,选择优质原产地理标志海参。
郡县地标特产大全网 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调研课题组 2021年1月1日
2021年1月4日
-
地理标志海参保护与发展简析
海参是一种珍贵水产品,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也是一种名贵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海参是大众非常喜爱的特产之一。2020年7月16日,“3.15晚会”报道了青岛市即墨区个别海参养殖基地违规“投放敌敌畏”问题,造成整个海参特产产业严重声誉危机,特别是“即墨产海参”的声誉危机。
同时,我们注意到;青岛市即墨区渔业协会在2020年4月份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即墨海参”。“即墨海参”不等同于“即墨产海参”。“即墨海参”应该是“即墨产海参”中符合质量要求和管理规则的企业生产的海参。符合“即墨海参”质量要求和证明商标管理规则的企业生产的海参可以许可叫“即墨海参”,不是所有的“即墨产海参”都叫“即墨海参”。
在海参市场上,如何正确选择优质原产海参成为一个大问题。《地理标志调研课题组》将我国地理标志海参有关注册登记情况总结一下,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地理标志海参是海参中具有独特品质和声誉并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的海参。
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后,依据有关规定,核准授权符合条件的企业许可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应该说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供应的海参具有很高的品质和声誉保障。
一、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数量
根据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门户和导航平台——郡县地标特产大全网站的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海参中具有独特品质和声誉并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了地理标志保护的有24个,其中山东14个,分别是长岛海参、河口刺参、即墨海参、崆峒岛刺参、灵山岛海参、蓬莱海参、日照海参、荣成海参、乳山刺参、桑岛刺参、威海刺参、文登刺参、西霞口刺参、烟台海参等;辽宁省8个,分别是长海海参、大连海参、海洋岛海参、葫芦岛刺参、虎平岛海参、辽参、瓦房店海参、獐子岛海参;河北省1个,是乐亭海参;福建省 1个,是霞浦海参。
二、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类型
地理标志注册登记类型有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种类型。
经统计,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商标的有16个,分别是:长岛海参、长海海参、大连海参、河口刺参、葫芦岛刺参、即墨海参、乐亭海参、辽参、灵山岛海参、蓬莱海参、日照刺参、乳山刺参、威海刺参、文登刺参、霞浦海参、烟台海参;
地理标志产品的有4个,分别是:大连海参、威海刺参、烟台海参、獐子岛海参;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10个,分别是:海洋岛海参、虎平岛海参、崆峒岛刺参、灵山岛海参、蓬莱海参、荣成海参、桑岛刺参、瓦房店海参、威海刺参、西霞口刺参;
地理标志可以注册登记多个类型,其中,同时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是威海刺参。
三、地理标志海参保护地域
地理标志海参保护地域为省域的有1个,是辽参;
保护地域为地市域的有5个,分别是:大连海参、葫芦岛刺参、日照刺参、威海刺参、烟台海参;
保护地域为县域或县域内的有18个,分别是:长岛海参、河口刺参、即墨海参、崆峒岛刺参、灵山岛海参、蓬莱海参、荣成海参、乳山刺参、桑岛刺参、文登刺参、西霞口刺参、长海海参、海洋岛海参、虎平岛海参、瓦房店海参、獐子岛海参、乐亭海参、霞浦海参等。
地理标志海参保护地域要“精准有效”。关于地理标志海参的保护地域范围大小问题,应该以“精准有效”为原则,保护地域范围不易过大,无论大小都要有效监管。
地理标志保护地域层级要精准化,具体说来,就是“最好一级、最多三级”,层级过多会给管理工作与市场营销带来影响。
以辽宁省产的海参为例。“辽参”由辽宁省渔业协会牵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查,于2011年9月7日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大连海参”由大连市人民政府牵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167号)》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长海海参”由长海商会牵头,经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查,于2009年2月4日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獐子岛海参”由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申请,由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3月4日批准为原产地标记。
辽宁产海参的地理标志保护地域层级从大到小依次是“辽参”、“大连海参”、“长海海参”、“獐子岛海参”。
四、地理标志海参保护与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地理标志协调管理
如果地理标志在多种类型中注册登记,需要做好各个类型管理单位的协调工作,指派或授权一个日常工作的协调单位,或者成立协调办公室,做好分工协作工作,做到管理工作不缺位和有序有效。
2、开展核准授权许可工作
地理标志注册登记后,核准授权许可工作非常重要,是发挥地理标志综合效应的关键环节。在核准授权许可工作中,要处理好“收费”和“服务”关系。政府在“免费”和“促进”工作中具有非常大的能动性。地理标志是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平台和“试金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3、信息公开
解决地理标志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劣币驱逐良币”和“公地悲剧”的有效手段就是“信息公开”。要建立和利用信息平台,及时全面公开地理标志监管信息和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名录,为消费者提供参考信息。
4、品牌化发展
地理标志制度建立后,地理标志海参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品牌参与到产业品牌竞争中,由原来单纯的海参企业品牌竞争变为海参企业品牌与地理标志海参品牌的混合竞争。
在品牌竞争中,一是海参企业要品牌化发展,二是政府或授权机构参与开展地理标志品牌宣传和市场促进工作,三是地理标志品牌和企业品牌绑定,进行强有力的竞争。
期待地理标志海参品牌和海参企业品牌大批涌现出来,为大众提供优质原产海参精品。(地理标志调研课题组 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网)
2020年7月23日
-
“即墨产海参”≠“即墨海参”
选择正宗优质原产地方特产是一个“烧脑”的事情。
地理标志特产为大众选择提供了参考信息。
地理标志是一种保护地方特产的制度安排。
地方特产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后,依据有关规定,只有符合质量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则的特产生产企业才可以核准授权许可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应该说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供应的特产具有很高的品质和声誉保障。
现在,地方特产注册登记地理标志的类型有: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开展地理标志注册登记和核准授权许可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工作。
即墨市渔业协会在2020年4月份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即墨海参”。“即墨海参”不等同于“即墨产海参”。“即墨海参”应该是“即墨产海参”中符合质量要求和管理规则的企业生产的海参。符合“即墨海参”质量要求和证明商标管理规则的企业生产的海参才许可叫“即墨海参”,不是所有的“即墨产海参”都叫“即墨海参”。
选择地方特产时,要优先选择地理标志特产。
2020年7月22日
-
地理标志海参产业要避免“公地悲剧”
2020年7月16日,“3.15晚会”报道了青岛市即墨区个别海参养殖基地违规“投放敌敌畏”问题后,整个海参特产产业,特别是“即墨产海参”遇到了严重声誉危机,造成典型的“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大多会发生在“公地”领域。“公地悲剧”就是说在一片公共草地上,每个牧羊人为了增加自己利益而增加牧羊数量,由于没有管制,草地过度放牧,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最后大家都无草地可放牧,悲剧发生。
“公地悲剧”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企业为一己之利违规生产,质量、生产、供应和销售规范不完善,同业监督缺位,无明确主管单位,日常监管不到位,信息公开不足,以及媒体报道因素等。
事件发生后,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责成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迅速查处。同时,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后续查处工作。农业农村部将在近期组织山东、辽宁等海参主产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即作出安排,市海洋发展局主要负责人立即带领执法人员赶赴事发地进行调查处理。迅速组织开展取样检测工作,对养殖海参、水体底质和成品进行全面检测,形成检测结果,及时回应关注。
可以说,事件后的调查处理工作是及时的,组织山东、辽宁等海参主产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是非常精准到位的。根据全国地理标志原产地特产信息门户和导航平台——郡县地标特产大全网站的统计,山东和辽宁地理标志海参注册登记数量占91.67%。截止到目前,我国海参中具有独特品质和声誉并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登记了地理标志保护的有24个,其中山东14个,分别是长岛海参、河口刺参、即墨海参、崆峒岛刺参、灵山岛海参、蓬莱海参、日照海参、荣成海参、乳山刺参、桑岛刺参、威海刺参、文登刺参、西霞口刺参、烟台海参等;辽宁省8个,分别是长海海参、大连海参、海洋岛海参、葫芦岛刺参、虎平岛海参、辽参、瓦房店海参、獐子岛海参;河北省1个,是乐亭海参;福建省 1个,是霞浦海参。
避免“公地悲剧”的根本性措施,就是在加强监管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同业监督”和“信息公开”工作。“同业监督”是地理标志特产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短板,行业协会需要做到真正的“自立、自强”,维护同业利益,建有保护同业声誉的机制,对危害同业声誉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信息公开”是一道阳光,违规行为难以隐藏,广大消费者利用公开信息,可以辨别真伪,也让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市场。
要避免“公地悲剧”,还需要媒体专业性报道。媒体非专业性报道或者选择性报道对地理标志特产产业声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地理标志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媒体报道的事情。
同业监督、信息公开和媒体专业报道是地理标志特产产业避免“公地悲剧”的三大注意事项。地理标志特产产业要避免“公地悲剧”,营造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2020年7月22日
-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严查海参养殖违法违规用药行为
2020年7月16日,媒体报道了山东部分海参养殖场户违法违规用药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责成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迅速查处。同时,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后续查处工作,督导地方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当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即派出调查组赶赴即墨区,会同青岛市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迅速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对全省海参养殖、农兽药销售等环节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顿。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将在近期组织山东、辽宁等海参主产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海参养殖违法违规用药等行为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清查,加大打击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保障海参等水产品质量安全。
2020年7月17日